新笔下文学

第73章 典校都尉死了?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萧彦儿闻言,暗暗惊叹,问道:“鱼真人这本事,非儒非道,却是哪里学来的?”

鱼向东犹豫片刻,环顾四周,不好开口。

萧彦儿于是屏退左右,整个大殿就剩他们三人站着。

鱼向东便轻叹一声,答道:“王爷,王妃,你们可曾听说过校事卫?”

上官杰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般看着鱼向东。

萧彦儿哪里知道,追问:“什么校事卫?”

鱼向东答道:“校事卫是高祖所创,源自前朝的校事官,考察民风,监察百官;世祖时期,明使都已经裁撤。大宁王朝各地都留有隐士,为皇帝刺探各地情报,暗自活动。

校事卫传承几百年,分为山、川、江、河、丘、湖、野、泽八部,八部中前四部大抵都是明使,后四部则为暗中隐士。后四部互不统属,各自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方式和联络暗语。

老道儿的师父是冀州‘野’部校事典郎,有向下传承的权便。那校事卫有一本《江山志》,总掌各地暗门四部。鱼某不才,只知道‘野’部一点联络暗语,学到一些法门。”

萧彦儿一惊,问道:“如此说来,王府里面也不安全,万一有隐士,如何是好?”

鱼向东便道:“王妃放心,校事卫不查皇室诸王,这是高祖铁律。况且典校都尉已死,许久也没再见有令传下。”

上官杰暗暗吃惊,问道:“典校都尉死了?”

鱼向东点了点头,说道:“校事卫令只见印章不知其人,一旦掌握了《江山志》和印章,人人都可以是典校都尉,号令全国,权力极大。故典校都尉一旦暴露身份很有可能会遭遇野心家们绵延不断的暗杀。

首任典校都尉便是高祖本人,继任者只知道是皇室中哪个王爷兼任着,却不知道是谁。但其实也有迹可循,能担任典校都尉的只有大宁宗亲诸王,且都是卓尔不群,德才兼备之人,延续至本朝皇帝,老道儿大抵可料定,淮北王上官允最有可能。”

“六哥?”上官杰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六哥?”

鱼向东顿了顿身,答道:“先帝曾评淮北王‘忠孝精诚、沉静刚毅’,他是担任典校都尉最佳人选。

当初皇后甄北风计杀太子,朝中有人要立淮北王上官允为皇太弟,被他毫无道理坚决拒绝。因为一旦做了典校都尉,就不能为帝,这也是铁律。

后来,赵王有篡权叛逆之心,淮北王只在洛京振臂一呼,响应者群集。那么短的时间里,如若不是校事卫暗中帮助,是不可能在重兵严防的洛京做得到的。

再者,自从淮北王和他的两个儿子身死之后,便再也没有命令从校事卫中枢发出。假以时日,这校事卫八成是要消匿于无形,老道儿方才敢将这秘密说于王爷、王妃知道。”

萧彦儿听完后,叹道:“汉人就是心眼多,世祖以后,这校事卫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机构,既然淮北王已身死,消匿了也罢。”

上官杰心里却是震惊,不为别的,那典校都尉梁王已经传给了自己,除了梁王和三哥,谁也不知。如今面对这么复杂的局势,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用;交给鱼向东是不行的,他不是皇室,有悖祖训。

鱼向东却道:“王妃此言差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校事卫一些情报技巧非常有效。有了情报,我们才能了解对手的套路,方使心中有数。老道儿请令,组建隶属于我们自己的校事卫,肮脏龌龊之事可以不做,但刺探、传递情报必不可少。”

萧彦儿心下权衡,鱼向东的提议固然不错,但就怕一旦他自己组建的校事卫得势,权力太大,将来谁能遏制得住。王爷痴傻,到时候哪里管得住。

上官杰却点了点头,道:“那就自己建一个,但是孤管不了,事情一多就头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日谈赵子龙演义 嫡女复仇:渣男贱女全emo了 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君临法兰西 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 布衣隐帝 帝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