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亲自审案,堂上受刑的就是司礼监太监王瑶,一早就被带进去,拷打到现在。卢指挥也不忌讳,公然喊道:‘皇帝说了,务得实据。’”
杨埙闻言,不禁苦笑道:“我之前还以为玉珠那件事是圈套,原来金刀案才是。”
袁彬问道:“杨匠官在说什么?”杨埙摇头道:“没什么。”
朱骥皱眉道:“当日在金桂楼,我见过那柄金刀,当时阮浪就说是太上皇送的生日礼物。一柄金刀,能有什么阴谋?”
又听到大堂中惨叫声迭起,应该是阮浪也加入了受刑的行列,一时忍耐不住,便欲进堂。
杨埙忙将他扯住,低声道:“朱兄,你扭转不了这件案子的结局,正如于少保无力改变钟同钟御史的命运一样。阮浪、王瑶被屈打成招,牵连进太上皇,正是当今皇帝想要的结局。”
朱骥道:“可是……”
杨埙道:“你救不了他们,却还有机会救其他人,又何必白搭上你自己?你我还是尽快去找杨铭要紧,蒙古人那件事一旦张扬开去,根本不再需要阮浪、王瑶二人的口供,不但太上皇死无葬身之地,怕是蒯家上下,还有孙太后孙家上下,都要受到牵连。你岳父于少保跟蒯家是姻亲,只怕……”
他没有说完,朱骥却不禁打了个寒战,遂不再坚持挺身为阮浪作证。
出来官署时,正好遇到锦衣卫校尉押着京营监军曹吉祥进来。曹氏出自阮浪门下,手握兵权,连兵部尚书于谦都受其监管,本是最有实权的宦官,而今也落得个镣铐缠身,想必是被金刀案牵连了进来。
曹吉祥倒颇为镇静,还主动跟朱骥、杨埙打了声招呼。
朱骥叹道:“也不知这桩莫名其妙的金刀案要牵累多少人。”
杨埙道:“这曹吉祥不是普通人,一定能全身而退。”
杨铭住在西城铁匠胡同,其住处原是孙太后名下的一处宅子。孙太后为感激杨铭在漠北朝夕侍奉太上皇,将这座带花园的三进四合院赏赐给了他。
杨埙道:“杨铭没有亲眷吗?一个人住这么大宅子,实在有点儿浪费。”
朱骥上前叩了两下门环,见大门虚掩,便径直推门进去。宅院中槐影森森,却是不见人影。
杨埙道:“这宅子外面看起来不起眼,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幽静雅致。”对这处四合院的布置赞不绝口。
朱骥叫道:“杨铭,杨百户,你在家吗?”
杨埙道:“去卧室看看,这里环境这么好,也许他在家安心睡觉呢。”
朱骥闻言,便先进来卧室。一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异味——尸臭味。杨铭果真在里屋躺着,却不是在睡觉,而是死在了床上。
* * *
[1]乐清:今浙江。
[2]六安州:元至元末置,属庐州路,治所在六安县(今安徽六安),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和湖北英山县地。明洪武初废六安县入州。
[3]廖庄后来也遭明景帝报复,以“平时狂妄”的罪名,杖八十,贬为兰州附近的定羌驿丞。
[4]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大将郭登上书说章纶、廖庄、林聪等人都因为直言得罪,应该给予嘉奖。朱祁镇立即下旨释放了章纶,并下令找出当年章纶和钟同的上疏,结果始终没有找到,想必已经被明景帝怒而毁去。有个记性好的宦官朗读了所记得的内容,朱祁镇“嗟叹再三”,擢升章纶为礼部右侍郎,赠钟同为大理左寺丞,并录钟同长子钟启为国子监监生,不久任命为咸宁知县。章纶始终不改亢直秉性,不为当事者所喜。因不趋附权臣石亨,又与尚书杨善(之前变卖自己家产迎回明英宗的大臣)论事不合,改调南京礼部,改就吏部。任侍郎二十年未升迁,后来辞官回乡,优游林泉,以诗书自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