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7章 涪城屯田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雒城之战虽然败了,虽然折损了三四千人马和梓潼太守王连,但是收复了涪城,最重要的是现在所有的人,包括郑度、庞羲和吴懿,那没有不服刘循。

次日,刘循率领郑度、吴懿、李恢、庞德、马岱、吴兰、雷铜和三万人马进驻涪城。

当然,程郁依旧是刘循的排刀手都尉。

现在的涪城,已经不能称之为城了。

因为城中的百姓都被刘备迁去了剑门关、葭萌关,现在的涪城——好在涪城内的房舍都还完整。这是诸葛亮给张任他们设下的诡计,不损坏房舍,但是所有的房舍中都堆满了引火之物——准确的说,现在的涪城只能算是一个大兵营。

刘循进驻涪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屯田。

纯纯的军屯。

不屯田没有办法了。

如今正是热气腾腾的春耕之时,而整个涪城一个老百姓没有,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数以万亩的良田荒芜。

首先,刘循派出一万五千兵士紧急进行春耕;

五千兵士疏通水渠。

这两万兵士是刀枪不离身的。

第一,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第二,只要空闲,就进行操练。

还有一千兵士奔赴雒城、梓潼、巴西、成都,包括巴郡,购买耕牛、种粮。

由抽出一千有打铁手艺的兵士,修缮兵器,打造农具。

如果有原来的百姓回来,耕地奉还,没有种粮的可以向刘循借种粮,没有农具的可以借农具,没有耕牛的可以借耕牛,没有劳力的甚至可以借劳力。

每一亩地,收获之后,朝廷得一,百姓得九。

这是定税。

如果以上四样,百姓全部向朝廷借贷,每一样朝廷抽一成。

这样的话,全部借贷齐了的,朝廷和百姓在收获之后是五五分成。

并且无论是归来的百姓,还是慕名而来的百姓,三年之内免交人头税。

人头税在东汉末年,那是基本税种,基本操作。

就刘循在涪城定的税率,不要说在益州,就是放眼整个天下,那都是最低的。

惊蛰一过,整田就开始了。

西川将士摇身一变,成了建设兵团。

每一名兵士都是农家子弟出身,让他们来整田,而且都配有耕牛、农具,那对他们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子。

刘循领着郑度、李恢身着百姓服色,在程郁的护卫下,来到田间地头上视察屯田。

看见涪城的沃土之上,耕牛遍野,春歌互答,热闹非凡,刘循心中喜不自禁。

郑度低声道:“公子,在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循笑道:“估计是要扫我兴的话。说吧,有什么都可以说。”

郑度道:“公子的方略不可谓不高明,不可谓不利国利民,但是公子要谨防暗箭。”

“暗箭?”刘循一怔:“什么暗箭?”

郑度道:“公子,这涪城土地原本是有主的,如今公子将他进行的军屯,听公子所言,日后还要分给百姓,这田地的原主恐怕不会答应啊。”

刘循笑道:“原田主敢找我索要吗?”

郑度道:“这正是在下所说的暗箭。他们不敢明着索要,他们就会在暗中伤人。”

“我麾下有三万大军,还有雒城、梓潼和巴西都在我的手中,他们能怎么伤我?”

李恢微笑道:“公子,请恕我直言。”

“有什么话就说。”

“公子在涪城屯田了,那雒城要不要屯田?还有梓潼、巴西要不要屯田?您岳丈大人的田产都在巴西,如果巴西屯田,公子的岳丈大人会同意吗?”李恢躬身拱手道:“涪城屯田,实是牵一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逍遥侯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丑后很拽很嚣张 一品萌宝痞妃娘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