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是。」沈瀾垂首,停頓片刻又道:「爺,離了揚州故土,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可否去見一見故人?」監視了她那麼久,總得給點補償吧。
誰知裴慎蹙眉道:「可是那個叫瓊華的?」
見沈瀾點頭,他劍眉擰起來,目光鋒銳,直直看向沈瀾:「照著劉媽媽的口供,你與她素來不睦,贈她百兩也就罷了,全當你做善事了。可你非見她做甚?莫不是要與她敘一敘離別之情?」
沈瀾咋舌,心道此人果真看過劉媽媽口供。恐怕對她與瓊華等人的關係心知肚明。
「爺,我與瓊華雖不睦,卻也無深仇大恨,不過是劉媽媽居中挑撥,不肯叫姑娘們報團罷了。如今我要離開揚州,臨行前若不去見一面,心裡總也難受。」
聞她言,裴慎已略有不耐煩:「你是我丫鬟,瘦馬不過是個玩意兒,你總與她們糾纏做什麼?」
沈瀾微怔,一時齒冷。瘦馬是個玩意兒,丫鬟難道就不是嗎?生死俱操於他人之手,同病相憐罷了。
見她臉色微微發白,裴慎輕嘆息道:「你既當了我丫鬟,日後天南海北的與我去,必有一份好前程與你。往事故人的,又不甚光彩,俱斷了去罷。」
沈瀾心中發寒,奴籍加瘦馬加涉案,聽起來的確不光彩。可她與瓊華俱是受害者,有什麼好丟人的?
沈瀾本想反駁,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忍過三年便好了。她兀自安慰自己,便垂首道:「爺教訓的是。」
這一應承,她竟再也沒能尋機見一面瓊華。
日子倏忽而過,鹽政改革雖開了個好頭,只是裴慎照舊不得閒。臨卸任前,他風餐露宿,快馬疾行,再次花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巡視都轉運鹽使司三個分司,兩座批驗所,六十二個鹽場,鹽課司,以查驗鹽政改革起效如何。
沈瀾不由得咋舌,勤政至此,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能大權在握。然而或許是時勢造英雄,裴慎官途比沈瀾想像的還要順遂。
裴慎十七歲中進士,在翰林院當侍讀三年,調任兩淮巡鹽御史。因鹽政有功,一年後被調任至京都擔任戶部清吏司郎中。
己巳年四月,裴慎剛至京都,蒙古孛兒只斤氏俺答義子脫脫率領三千餘兵馬入侵京都,裴慎開強弓射殺一名千戶,脫脫為其所攝,故退去,裴慎轉為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
同月,草原白災,牲畜、人員盡數凍亡。俺答親率軍一萬,劫掠京都周圍十四所州縣、焚毀房屋數萬、蹂踏良田萬頃,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湧入京都。
裴慎募流民中敢死之士,夜入敵營,營嘯後俺答被迫退走。裴慎因此被擢升為右僉都御史,並任山西參政。
庚午年,裴慎因鎮壓山西白蓮教叛亂有功,擢山西巡撫。
同年,裴慎出孝,歸家成婚。
作者有話說:
這個時光大法是我早早設定好的,我在文案里寫了有兩次時光大法,這就是第一次。前十三章都是第一卷 ,兩個人的初次相識,相互試探,再交代一些背景鋪墊。之後的就開始第二卷,裴慎出孝,歸家成婚。沈瀾覺得時間差不多了,適合銷去奴籍,辭職跑路。
第14章
魏國公府,門前三道門樓,門樓之上龍額金書。穿過門樓,方到了國公府正大門,三間五架門屋,金漆獸面錫環,太祖親提的紫檀木匾額高懸,泥金署書體態方圓,端楷典重。
入得門內,繞過影壁,前廳、中堂、後堂俱是七間九架,處處碧瓦朱甍,黑金窗枋,重檐重栱,層台累榭。
南山堂,五間七架正房,庭中有嶙峋山石綴著數杆修竹,幾株芭蕉,時有報信的丫鬟小廝進進出出。
「快!快去探探,慎哥兒到哪兒了?」
國公府的老祖宗年過花甲,穿著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