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待到傍晚,沈瀾終於拿到了路引。不僅如此,這路引上正兒八經的記載著,「滄州乾寧鎮河坡巷王覽,年十九,身長六尺,面無麻點,左手手腕處有一紅痣。」
現如今,她便是戶籍滄州乾寧鎮河坡巷人士了。
路引到手,沈瀾即刻洗去臉上薑黃粉,又去了另一家估衣鋪,穿著平平無奇的直綴,買了一身新的寶藍襴衫。
沈瀾身高約一米六五,穿上千層底布鞋,加上四方平定巾,看著約有一米七左右,在南方,這個身高的男子很正常。
這也是沈瀾為何南下,卻不北上的緣故之一。北人高大,沈瀾這個身高頗有些突兀。
她雖膚色白皙,面部輪廓柔和,可她如今著襴衫,這是讀書人的裝扮,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膚色白皙極是尋常。
加上用高領中單擋住喉結,穿寬大襴衫遮掩纖細腰肢,弄了些牆粉遮蓋已癒合的耳洞,刻意壓低聲音說話,昂首挺胸大踏步走路,如今的沈瀾,看著便是個貌若好女、略有幾分瘦弱的讀書人。
換上新襴衫,略作喬裝,沈瀾直奔碼頭,挑了艘去往蘇州的大型客船,驗過路引,便登船直奔蘇州而去。
這一晚,沈瀾睡在狹窄的船艙里,隔著小小的窗戶望出去,見外面朗月高懸,星子低垂,江面風煙俱淨,水波溶溶漾漾。
看著看著,沈瀾便輕笑起來,只躺在床上,放鬆了思緒,漸入夢鄉。
第二日,雄雞報曉天下白,沈瀾吃過饅頭,便打算去客船甲班上走一走。昨日,她挑船時刻意問過船工,這船上有幾個著襴衫的士子。
剛出客艙,沈瀾一眼便望見穿著襴衫的那幾個士子在甲板上聚成一團閒聊。
其中兩個雖穿著湖綢,可腳上的鞋卻只是普通藍布鞋。另兩個錦衣銀帶,香囊玉佩,一看便是富貴人家出身。
沈瀾瞥了兩眼,卻未曾多言,只閒立望風景。
她立了一會兒後,那幾個人中便有一人站出來搭話:「這位兄台,可也是去蘇州府參加鄉試?」
沈瀾輕笑一聲,她穿了這麼多日讀書人才穿的襴衫,又刻意露出不錯的長相,偽裝成一個稍顯瘦弱,但樣貌俊俏、氣度斐然的讀書人,要等的貴人終於來了。
沈瀾轉過身來,已然笑臉迎人,拱手道:「諸位兄台,小弟不是去參考鄉試的,只是家貧,想往蘇州府尋個生計罷了。」
這話倒是真的,蘇州府是經濟中心之一,格外繁華富庶,且機工萬戶,家家都有機杼之聲,這意味有大量女性做工。一地但凡有大量女性參與勞動,民風多半不會太保守,且女性的地位也不會太過低下。萬一沈瀾女子身份暴露,也不至於走投無路。
沈瀾語罷,只苦笑一聲道:「我原是滄州人,只是先考妣俱亡,實不願意再耗在科舉上。好男兒志在四方,聽聞蘇州府匯聚天下風物,便想著前去闖蕩一番。將來若有功成名就之日,也好告慰先考妣英靈。」
這話條理清晰,明顯是讀過書的,還頗顯豪氣,同行的四個士子便不再懷疑。
他們四人原是同窗,雖年少便在外讀書,但雙親俱全,聞言便有些憐憫。
其中一個頗為俊秀的士子開口道:「不知兄台貴姓?」
沈瀾與他們通了姓名,序了齒。方知她在四人當中行三,最小的那個才十六。
也是,江南一地文風鼎盛,年輕些的士子十四五歲便下場考舉人了。
最小的那個原以為沈瀾生得俊俏,想來年歲也不大,正期待對方比他小,誰知竟還大他三歲,一時便怏怏的。
沈瀾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便笑道:「景弟,你還不知道年紀小的好處。」
李景納悶道:「年輕有何好處?」
沈瀾笑道:「年輕跑得快,先折秋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