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3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造的折扇。

这玩意是近年从南晋那边传过来的,本地尚未听说哪家能做,都靠进口,李家这折扇还是费县头一份儿自制的。

折扇的大骨是一块九寸长、破成两半、通体圆雕的青玉竹。其竹玉身油润,却有一处横裂,正让巧匠雕成竹节,更添逼真,也喻持扇者有君子之节。

轻撵玉竹,将绢制扇面展开,正面是用各种青和墨色满绣了一幅溪上竹林生风图;背面是笔意清正洒脱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出自《诗经·淇奥》),落款君青。

扇内小骨是漆过的真竹,扇下是大骨同料的玉雕竹叶扇坠,扇外以素锦帛绣暗银飞竹叶为套。

华仰将折扇开合翻转,观字看画,轻抚玉竹,真是爱不释手。

他大儿子华崮虽然眼馋,也知道这扇子跟他无缘了,只问弟弟:“阿苌,君青是哪位?”

这字态真是恣意,他想再弄一副挂到书房去。

华岫正在大嚼李家年礼送来的糕,道:“是李小郎君自取的号。”

闻言,华仰观字喃喃:“有风有韵有情,只差字骨力薄……他才十七吧,再沉淀个十几年,怕是又一个皇象……”

皇象乃是百十年前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极善章草,时人称其为“书圣”。由此可见,华仰对李藿的字可谓赞誉至极。

华岫并不喜欢字画,但是他嘴甜:“那以后阿耶多多督促他,待他大成,史书上还得给阿耶再添一笔,选婿别具慧眼!”

“哈哈哈!”华仰听了小儿子马屁,高声大笑。

倒是华崮馋的不行,转到阿耶身后仔细观瞧。他越看越喜欢,决定每年让“准妹婿”给他写一篇好的,集合成册,传给子孙。

大年下的,各家都请华城守到家中行宴,但凡他亲自去时,手里都拿着这折扇显摆。

倒不用怕华仰大冬天风扇多了着凉,他舍不得,只拿在手里不停把玩。

谁也不傻,何况这扇子堪称珍品,宴席间少不了问其来历,捧其珍贵。

一下子就给李藿的书法扬了名。

李家年下开宴时,华家兄弟都来了,华崮还当众求李藿写一副给他。

准大舅子开口了,李藿还能说不?

直接带着宾客去了大书房。

因着最近他学诗律也得了趣味,大书房里挂了许多他自做的骈四骊六的句子——都是萦芯强行挂上去的。

李藿还是面皮太薄,让众人一夸二夸,脸都红了。

加上酒意上头,竟然当众写了两字:

“别夸”

众人一看,字体端方雅正,字情窘意喷发,不由得齐齐大笑。

华岫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这才哪到哪,待你大成,怕是得夸你个千百年去!”

华崮却在低头吩咐自己书童在这看着,等走时他还得把这字带回去收藏,别让哪个雅贼下了手!

谁也不傻,华城守一家这样捧李藿,都看出端倪了,只他两家还没开始走礼,并不明说。

这边宾主尽欢,李家大门处,一郎正背着手陪着一个雅客吹冬风。

华仰的心腹掾佐是个爱画的,之前华家开宴时,再三厚着脸皮请看折扇,最后实在憋不住问道:“东翁,未知扇面是何人所做?”

绣娘的手艺自然是顶尖的,可若无人给她画样子,掾佐真不信一届匠户能画出这等意境的画作。

扇上并无落款,华岫猜道:“与李家影壁画风多有相近,怕是同一人所出,叫萦芯来的。”

可是一众参宴的人谁也不知萦芯是谁。

如今李家行宴,掾佐特特跟着两位郎君蹭宴,一进大门就步入了李家影壁上的山水之中。

这位掾佐姓曹,祖上与善画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