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5章 大朝会开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七月的天气,已经热得让人有些呼吸困难,刚刚种下去的水稻,冒出了一点头,全都蔫了吧唧,让百姓有些担心刚刚撑过一场大蝗灾,会不会又因为大旱绝收。

不知何时,街面上不时的会有大队的异族人马东张西望地前行,在小孩子光屁股都不愿意出门的气温里,他们竟然还有人披着羊皮袄。

大人们把想要凑热闹的孩子按在家里,透过门缝望着这些看起来脑子有问题的蛮子,难不成他们身上的羊皮袄是祖传的不成?这大热天的就不能收起来?那股子骚臭味,就算紧紧地关着门,也还是硬钻了进来,让人呼吸困难。

“这是最后一批了吧?按理说薛延陀比其他番邦都近一些,怎么反而比倭国、百济的使臣,到的还要晚呢?”

点将楼的二楼,掩着口鼻的苏平瓮声瓮气地对着桌上的几人说道。

在座的,除了李承乾和李泰,还有一位长须清瘦的中年男子,正是点将楼的东家,现职兵部尚书的江夏王李道宗。

“薛延陀来之前,跟东突厥起了冲突,据前线密报,损失惨重,所以比其他人来得都晚。”李道宗很喜欢贡献出马蹄铁的苏平,光这一项,大唐每年战马损失就会缩减一半以上,节省的军费巨万,他这个兵部尚书终于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地去到处骗钱了。

所以一些不算机密的情报,他也乐得跟几个晚辈说道说道。

苏平愕然:“那他们还有心情来求亲,就他们这寒酸样,回去的盘缠凑得齐吗?”

“求亲是假,求援是真。第一个来的吐谷浑是被西突厥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来的薛延陀又被东突厥掀得人仰马翻。这一对难兄难弟估摸着都是来打秋风的。

西突厥的统叶护倒是也派了人来,东突厥的颉利没有也不敢派人,大唐可不是渭水之盟的大唐了!”

四人喝的是苏平从霸霸里面兑换的西湖龙井,大唐的油汤苏平实在喝不下。

一边把玩着手里的杯盖,苏平一边对着李承乾轻声询问:“目前朝里的动静怎么样?”

李承乾忧心忡忡:“只知道各国使臣把崔、卢、郑、王、韦、杜这些排得上名号的世家都拜访过了,具体的情况,还得明天父皇正式接见他们才能得知。

阿平,你是永安县伯,明天的大朝会,你也是需要参加的。”

苏平倒是一愣,原本他以为芝麻大个爵位不用去打卡上班呢,原来这种大场面,还是需要到场的,不过也点了点头,准备去凑个热闹。

“青雀,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这次能不能拿下,可就全看你了!”

背对着桌子而坐的李泰一边饮茶,一边朗声开口:

“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放心,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在我魏王面前,不值一哂。”

李道宗好几次想问李承乾和苏平,李泰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哪有背着桌子坐的,连说话都背对着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对着墙角自言自语呢。

既然今天的目的都达到了,喝饱了水的众人也就准备散场等着明天上朝,走之前苏平意味深长地对着李道宗就是一顿嘱咐,把江夏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王叔啊,为了您家的闺女,这次你可得上点心啊!”

李道宗看着翩翩远去的苏平,完全摸不着头脑,关自家闺女啥事?人家不是来求娶公主的吗?

。。。。。。

贞观二年,七月初七,十三国使臣齐聚长安,大唐陛下李世民携百官在太极殿举行了大朝会,以此接见各国使臣,盛况空前。

紧接着就是长达两个时辰的一大堆繁琐唱礼,还有商业互吹,苏平都打着哈欠听饿了,果然,只要是开会,哪怕穿越千年,都是一样的又臭又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