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4章 潜伏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朱棣对朱允熥的这个法子很感兴趣,要不是年纪大了,他自己都想去。

朱高煦排行老二,忌妒朱高炽当燕王世子,不甘心一辈子混吃等死,自告奋勇道:

\\\"爹,我想去!\\\"

朱棣也想让高煦去。

高煦从小在北平长大,心思狠毒,工骑善射,臂力过人,多次深入蒙古,打起仗来十分勇敢。

他做过斥侯,对蒙古高原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摸得门儿清,比自己家的宅子还要熟悉。

知子莫如父,朱棣太知道朱高煦的能耐。

第二天见了朱允熥拐弯抹角提出让朱高煦去蒙古。

朱高煦天生反骨,作为穿越者,朱允熥岂能不知?

这家伙一旦有了兵权,天高皇帝远的,拥兵自重,搞出什么幺蛾子咋办?

朱允熥因此婉言道:\\\"蒙古苦寒荒凉,潜伏在草原深处又很危险,派高煦去,我于心不忍。\\\"

\\\"高煦有两把刷子,能吃苦,也不怕死,皇上信得过他就派他去\\\"

朱允熥沉吟良久,汉地这么多藩王,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宁可让这帮大爷对外武力输出开疆拓土,也不能让他们闲着。话说人一闲就爱瞎想。罢了!干他娘的!打赢了除外患,打输了除内乱。

\\\"那就让高煦去,朝廷出钱出人,高煦出力,在蒙古打下地盘就算高煦的!“

朱棣心里狂喜不已,回到馆驿和儿子说。

’要不了多久,爷爷就可以当蒙古王了!娶八个蒙古王妃!吃羊肉喝羊奶!’

朱高煦高兴得蹦了起来,像狗一样摇头摆尾嗷嗷嗷叫起来,天天踮着脚盼朝廷用兵。

二月,朱允熥正式即皇帝位,追封朱标为至圣孝康文皇帝庙号太宗,册封中山王徐达之女徐之凤为皇后,册封吕氏为皇太后,改元建威,遣使诏告四夷各国来朝。

三月,天气和暖,以鬼力赤篡位谋逆为由,兴兵伐罪。

朝中群臣反对,无非是兵乃凶器用之不祥、漠北蛮荒得之无用之类的陈词滥调。

朱允熥才懒得搭理这群逼货,从全国调集三十万大军,挑选良将,兵分三路,由甘州、宁夏、北平同时出发,直扑鞑靼王庭所在地和林。

和林地处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脚下,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水草丰美,森林繁茂,夏季盛开鲜花。

朱允熥初登大位,要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拉拢将领、培养嫡系、建立威望。

朱棣、朱高煦要借此捞权。

军中将领要刷军功。

只有江南文官、地主要出银子,暗地里咒骂新皇好大喜功、穷兵赎武。

1235年,窝阔台在和林建都。

和林因此成了世界的首都,从莱茵河畔的维也纳,到黄河岸边的汴梁,从北方寒冷的俄罗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岛……大半个欧亚大陆都笼罩在这座城市的权力和威势之下。

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南宋朝廷的使节团、波斯商人的驼马队、高丽王国的朝贡者……都在这里汇集;

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种宗教和文化在这里融合;

这里集合了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几代大汗从欧亚各国抢来的奇珍异宝。

1260年蒙古内战,阿里不哥失败,这座城市衰落为一个地区性的中心。

春风拂面,草原上牛羊正肥,马正壮。

明朝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出发,攻取蒙古人心中的圣地,蒙古汗国的故都哈拉和林。

如果成功,这可是彪炳史册的大功一件。

从甘州出发的西路军由宋晟率领,从宁夏出发的中路军由郭英率领,从北平出发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综影视之灼华的实习期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溺宠娇妃 代晋 爱国军阀 重生大秦我为皇 驻马太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