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6章 犒军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第二天早朝,朱允熥兴高采烈地向群臣宣布了三路大军北伐大获全胜的消息。

攻占蒙元故都,这么耀眼的战绩,群臣的反应都很冷淡。

银子花了一大堆,打了胜仗又怎么呢?难道去漠北放羊吗?瞎折腾!

朱允熥首先想到的是犒赏将士。

按照他定的抚赏标准,共需要350万两银子,总数虽然很多,但平均到每个士兵头上,不过区区十两银子。

明朝的兵源来自于军户,而军户绝大部分来源于那些犯了事的人。

像什么私自下海的,没有户籍的,懒惰不勤劳的,失去土地成为流民的,通通给谪发成了军户。

朱元璋算盘打得贼精,又想马儿跑得好,又不让马吃草。

军户平时种地,战时抽出壮丁打仗。朝廷免除军户地租,军户义务替国家打仗。

这个法子看起来两全其美,其实弊端丛生。

因为缺乏训练,几年不打仗,军队的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

因为替朝廷卖命拿不到钱,士兵打仗就没有积极性。

从洪武朝开始,军户们就因为忍受不了将领和朝廷的双重盘剥而大量逃亡。

到了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军户们纷纷失去土地,过着衣不敝体食不裹腹的日子,形同乞丐,但兵役还是得服。这样的花子军,战斗力可想而知。

到了明朝后期,军户制几乎崩溃。

朝廷为了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而拼凑起来的军队菜得一批,动不动就溃散。

朱允熥当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他要通过重赏士兵鼓舞军心,掌控军队。

朱允熥刚说完犒军的标准,户部尚书夏元吉就跳了出来。

\\\"皇恩浩荡,犒赏三军是理所当然的,但户部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银子。\\\"

监国的时候,朱允熥没少跟夏元吉打交道。这厮是个铁公鸡,除了说没钱,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朱允熥耳朵都听起老茧来了。

"夏元吉!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流血牺牲,阵亡了不应该抚恤吗?有功不应该奖赏吗?"

夏元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两手一摊,"当然该抚恤,当然该奖赏,但户部没钱。“

\\\"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没钱你还这么理直气壮吗?\\\"

夏元吉脖子一梗,\\\"皇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洪武元年以来,年年打大仗,花钱就跟流水似的。到目前为止,户部己累计亏空一千七百万两银子。

皇上派三十万大军北伐,耗费军费二百余万两,现在皇上又要拿三百五十万两银子犒赏军队,这笔钱户部实在拿不出来,要不皇上再想想别的法子?\\\"

一说到打仗、修工事、犒赏军队,夏元吉就说没钱,可是全国到处建孔庙、年年祭孔他却拿得出钱来。

朱允熥大庭广众之下被顶撞,禁不住怒从心头起。

没有北方边镇抵御蒙古,你们这些南方地主老财有安生日子过吗?

"夏元吉!朝廷设户部,是为国生财的,你除了会叫穷,还会什么?\\\"

"臣无能,请皇上另委贤明。"

朱允熥看着夏元吉有恃无恐的表情,很想一巴掌呼死他,却只能强忍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就算再换一个户部尚书,其实也是半斤八两。

明朝本质上是个江南政权,朝廷的开销、军费全仰仗江南地区。

江南人天生对北方不感冒,视北方为累赘,恨不能将北方扔掉了事,让他们为了保住北方而掏腰包,比要了他们的老命还难受。

身为皇上,想要卡犒赏军队,户部却不肯划拨银子,而自己居然一点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综影视之灼华的实习期 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 溺宠娇妃 代晋 爱国军阀 重生大秦我为皇 驻马太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