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2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只是我……要回錢塘去了。」

第54章

時近人定, 遠岫閣內卻還燭火未熄。

方獻亭獨坐燈下看著自長安和潁川送抵的數封密函,其中兩則最令人在意:其一,新君年前便已下旨令各方節度使歸西都述職賀歲, 十方之中七方皆至,唯獨隴右、河西、北庭三鎮的鐘曷和吳懷民稱病未到, 如今正月將過兩人仍還遲遲不肯動身, 其心之異已不必多言;其二,關內道與隴右毗鄰,近來已察覺西側多有亂象,秦王至今尚未被擒, 恐兵戈之亂在所難免。

眼下他丁憂之期未過確不可重歸長安官復原職, 但邊境一線不容有失, 為防鍾氏作亂還當早做安排調集兵力,他應早日北上關內與婁氏合力, 潁川之兵與西都布防亦要一一親自過手。

只是……

他閉了閉眼, 眼前又浮現今晨宋疏妍在院中說將離金陵而歸錢塘時的模樣,聲音就同一年前他們在江上分別時一樣靜,而看向他的眼神又分明比那時更婉轉含情。

……像是在等他。

也像是在等一個結果。

他眉心微跳, 卻是難得感到些許茫然,儘管深知自己心中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可在伸手摘取時卻又總感到幾分猶豫——他尚有孝在身不能婚娶, 過不了多少日子泰半又要北歸征戰, 她卻正是最好的年紀,倘若他讓她等他……

燈花爆開,「突」的一聲響,思緒自此中斷, 他亦感到一陣頭痛,片刻後房門外傳來輕微的響動, 抬眼去看,卻是母親來了。

他很快起身去攙,仔細扶著她在太師椅上坐下,又恭聲問:「母親怎麼來了?可是身體有什麼不適?」

姜氏擺擺手示意他也坐,卸去釵環的模樣卻比平日顯得更隨和幾分,答:「只是睡不著罷了……屋裡的丫頭說你這兒還亮著燈,我就來看看。」

他應一聲,轉手為母親倒了一杯熱水,姜氏看一眼他案頭堆積的信函,一時眼前又難免浮現亡夫生前的光景。

「可是又要起戰事了?」她嘆息著問,字字都是傷情,「長安還太平麼?」

方獻亭也知母親是想起了父親,對方捨身守衛的太平便是如此脆弱,即便太子順利登位也照舊難免天下大亂,倘若先考泉下有知想來也當深為傷懷。

「局勢尚未大定,」他斟酌著略去那些不妙的消息,語氣帶著寬慰,「母親不必太過憂慮。」

這語氣卻又同他父親有些相像了,姜氏失笑,心道自己在獨子眼中恐怕真是半點事都經不得,默一默又開口嘆:「你們那些朝廷大事我確插不上手,只盼你能多珍重自己,莫要像你父親那般……」

話到此處便停了,她眼中已泛起淚光,像是無法再說下去。

方獻亭心下沉重,欲開口勸說之時母親卻自拭其淚,轉而又佯作無事地問:「那你打算何時離開金陵?他們應當都在催你回去了吧……」

確實不該繼續久留。

其實這次他親至江南除了為接母親北上、其餘更多還是為新君爭取士林——宋氏乃江南士族之首,更為文臣清流翹楚,眼下新君深陷弒父奪位之謠傳妄議、朝中也因鍾黨鼓譟而暗潮洶湧,若宋氏兄弟可出言為新君正名並早日重歸長安,則許多事料理起來都會變得更為簡單。

宋公確有忠君之志,只是卻恐其心不堅,此前奪嫡形勢最為兇險之時宋氏選擇南下避禍便是最好的明證,左右搖擺稍顯軟弱,於眼下亂局而言卻是十分不妙;他此次暫居金陵已與宋氏兄弟深談過多次,要旨無非在勸其早歸西都效忠朝廷,宋澹已有意應允,也算不枉費他在此興兵之際花去那許多功夫與之周旋。

「是要回去了……」他低聲應著,「母親容我打點幾日,停當後便可動身。」

姜氏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信息素變A後我變O了 神為刀俎 嫡子策 妻色氤氳 奸臣盯上我家了 星際之毒醫難當 炮灰後成了帝國團寵Ome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