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而且這樣鐵骨錚錚流芳百世的人又有幾人?最起碼就姬長恆和周明妍知道的也不過寥寥幾人。
而又有幾個人在說起他們這些千古流芳的人物時,記得因此跟著他一起死,或墮入深淵的家人?
姬長恆和周明妍佩服這樣為國為民有風骨的人,但他們若是處於臣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會那麼做的。
天下大勢只有站在絕對的高位,或者掌握絕對的武力才有可能力挽狂瀾改天換地,否則不過是徒勞。
混在貪官群里活得長久真的為百姓周旋的人,絕不同流合污處處剛硬處處被打壓最後轉瞬之間全家赴死的人,哪一個更好一些?
僥倖姬長恆和周明妍兩人身處的位置更接近於君,大周朝堂也還能看,他們不用面對這種拷問人心人性的選擇。
如今他們要做這個事情,當然不可能推臣下出來頂鍋,別說他們不在意這個名聲,就算在意也不是在意當下。
其他人看不到幾百上千後,而他們就從那裡來,還有什麼顧忌?
「當然朕也不是那冷酷無情,不顧及血緣,刻薄寡恩的君主,總不會把閔王叔這樣喜愛子孫滿堂枝繁葉茂的宗親逼上絕路的,其中細則之後朕會和諸位愛卿一同細細商議,到時各位宗親也請來聽上一聽,若是有好的提議也不防提上一提。」皇帝嘴巴說的很好聽,好似這事還有商量拉扯的餘地。
但仔細聽就能明白皇帝什麼意思了。
讓你們來聽一聽是給你們面子,你們只要帶耳朵就行,別不識好歹瞎巴巴,若真的忍不住嚷嚷了,我給你們面子讓你們提一提,至於采不採納,和你們就沒有關係了。
倒不是皇帝現在就開始心疼養宗室的錢,而是和好大兒商量好之後的當天晚上他翻來覆去橫豎睡不著。
可能是不甘心,也可能只是單純出於好奇,於是最後自己又爬起來拿著筆開始算,誓要算到十五帝。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幾何倍數翻滾的數值真的嚇到了皇帝,以至於父子倆商量的時候,皇帝自己雖然拍板了,但心裡其實是想了很多補償給現在宗親的措施,但是算完之後的皇帝已經完全沒有這個想法了,心裡別說外頭的宗親,看自己還沒有成婚的幾個兒子都有些礙眼了。
比起大周社稷的穩固,比起姬家江山的傳承,兒子是什麼東西,閃一邊去。
慶祝皇太子和准太子妃歸來的晚宴,在宗室們哭喪著臉中結束,然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在姬長恆和周明妍的計劃中科舉制度是必然要推行的,因為在這種時代科舉真的已經是最公平的制度了,但是考試的內容選擇和當做教材的東西一定要一開始定下基調,免得弄到最後完全走了樣。
就像後世那些酸儒,怕是被稱為儒家師祖的孔聖人壓根不想要這樣的學派弟子。
學派的發展可以百家爭鳴可以突破天際,但是治理國家的人需要什麼才能,建設國家需要什麼人才,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必須要清楚。
第一世的古時候科舉得以推廣開,除了隋唐周三朝的傑出皇帝和世家貴族不停博弈之外,真正得到切實落實公平,還是宋之後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唐家貴族直接被黃巢殺穿了。
把持朝堂的大世家都死光了,自然就沒有擋路的人。
然而其中還有一些不能忽略的基礎,那就是的文風盛還有長久的承平和盛世,再加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大力發展,幾項疊加之後,這才給了當時很多人識字的條件,才有了科舉的基石。
就像大周現在,99.99%都是一個字不認識的文盲,精通經史有眼界的也都是大世家培養出來的傑出子弟,寒門子弟雖然也能讀書但是底子實在差太多了,便是能用也排不上大用場,和那些世家子弟簡直天壤之別。
至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