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十一章 四百年前的重生者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而已。

实际上并不存在。

“以后有机会,再让王司徒见吧,现在先谈大事”

“陛下说的极是,董卓从西北带来的军队,藐视朝廷已久,好不容易朝廷拥有了军队,正是打败叛军,重新在天下人心里立威的时候”

话是这样说,但奈何实力有限,刘协承受不住失败的代价。

当然了,王允也是,如果失败了。

刘协可能不会马上死。

但作为反董势力的头子,王允就死定了。

关于这点,王允心里也有数,但他打心里看不起那些西北来的武夫。

朝廷就应该由士人,由文官共同运作。

怎么能由那些野蛮的军阀染指。

“诛杀董卓后,局势大变,如果不果断做出决定,错过了机会就来不及了”

刘协不能重蹈覆辙。

面前既然有稳妥的道理拱他选择,重生之后的他,自然优先考虑稳妥的道理。

“朕明白王司徒的意思,但此事干系重大,待过会朝会时再议”

“那微臣告退”

王允面带遗憾的退下了。

直接与西凉军开战,万一失败,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就玩完了。

所以谨慎,刘协追求的就是谨慎。

在如今的乱世中,诸侯四起,割据一方佣兵自重。

连都城周围的区域都无法控制,更加别提日后还要征讨天下诸侯了。

重建大汉,建立光武帝的伟业。

刘协当然不能冒险,他没有资本冒险。

————未央宫。

无论是内朝还是外朝,只要是有影响力的官员都到场了。

当谈论到如何处置凉州军的问题时,马上就有人向刘协建议。

“董卓死后,凉州军人心惶惶,朝廷应当赦免他们,尽量不处罚董卓的旧部,方可保持都城周边的稳定”

“说得好,真是个好主意”

刘协当即对这个建议表达了肯定。

但是王允却第一个站了出来。

“军队和大部分将领并没有罪,他们只是听从董卓的命令行事而已,赦免了他们,就相当于在他们的头上安了一个罪名,他们会不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呢?”

紧接着是表达意见的人是吕布,他豪不遮掩的说道:

“董卓旧部,应全部杀尽,这样就不用担心,董卓旧部,打着为董卓报仇的理由谋反了”

吕布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

但首先是实力问题,新朝廷哪里有这个实力?

再说了,杀光董卓旧部,这就与刘协赦免董卓族人的想法相冲突了。

这次同样是王允第一个反对。

“这些人也只是听从董卓命令罢了,不能这样做”

“朕认同王司徒的说法,不能把董卓旧部全部杀尽,新建的朝廷,十分弱小,禁不住任何大的风浪”

既然赦免和杀光都不行,便有人提出了新的建议。

“派出在凉州军集团中有一定威望的将领,前去接管如何?”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