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83章 英雄不能忘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朱雄英就笑了笑,问道,“那一路走来,你可看到了那些残破住处?城池又如何?”

朱允炆就不说话了,他亲眼所见的,觉得这还是比较繁华富贵的,百姓应该是生活不错的。其实他偶尔也会出皇城,见识过应天府的繁华,偶尔也会见到几个生活可能比较艰难的平民。

朱雄英继续严肃说道,“看看今日百姓,多半是穿着新衣。这是在江南,百姓倒是不至于置办不起新衣,只是寻常时候他们不这般穿。百姓都是这般衣着,怕是这里的父母官着令了。”

朱允炆更加沉默,因为这些事情有些超出了他的一些认知范围,寻常也接触不到。

其实对于朱允炆来说,别看他是皇孙,也算是有些文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他也就是努力读书而已,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父王多看几眼,才可以让他的娘亲在太子妃跟前不至于太丢脸。

身份虽然金贵,可是很多人也就是只将他当做皇孙而已,他手里没有半点权力。

就算是想要处罚跟前的侍女、太监,有些时候都要担心父王、母妃等人责怪。

想要接触政事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人敢在他跟前提起这些事情,他基本上也没什么渠道接触这些事情。和百官的来往几乎是没有,这些才是绝大多数皇子、皇孙的生活。

至于自家皇兄那样的,也就是特例了。皇子那一辈就是自家父王是这样,皇孙这一辈也就是皇兄可以肆无忌惮的接触朝政,可以和文武百官密切往来。

估计等到了皇重孙那一辈,也就是自家大侄子可以接触朝政。那样皇祖父会开心,会悉心培养。

一代人只有这么一个特例,这一点朱允炆也算是心里有数了,也算是认命了。

在句容短暂停留,朱雄英就带着大批人马再次开拔,就近去镇江。

这里可是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宋武帝刘裕、北宋书法家米芾、东晋道士葛洪、抗金英雄宗泽等人,那都是出自镇江。

朱雄英率领着百官到了京岘山北麓,这里有着一座宋墓,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朱雄英看着有些荒凉的宗泽墓,说道,“宗公壮志难酬、忧愤成疾,悲愤长呼三声‘渡河’后溘然长辞。他所提拔之岳武穆,也是被奸贼、昏君所害。赵构自坏汝万里长城,自弃中原,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百官这个时候只是乖乖听训,听着皇太孙在缅怀先人。

朱雄英叹了口气,说道,“宗公帅兵勤王、单骑收降巨盗,镇守开封以图复兴。岳武穆北伐至朱仙镇,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十年功废、蒙受千古奇冤,后人只能哀叹。如此忠义之士,未逢明主,徒呼奈何!”

朱雄英随即看向许观,说道,“汝为六首状元,本宫令你重修宗公功德记!”

许观立刻跪下,赶紧回答,“臣领旨。”

作为新科状元,他没有入翰林院,也没有像以前的那些进士一般先学习,而是直接在中了状元就被编入了随太孙巡视地方的队伍。

这看起来是有些不好,可是许观本人就是无比启动,其他新科进士嫉妒的更是眼珠子发红。这可是了不得的机遇,一旦在这段时间表现好被太孙看中,那就是仕途顺遂了。

天底下谁不知道太孙受宠,谁不知道太孙权柄非常重呢!

实际上在宗泽过世后,岳飞为怀念宗泽的知遇之隆,于茔旁花山湾云台寺创设“宗忠简公功德院”,以祠祀宗泽。

只是经历了南宋和蒙元,在宋、元朝更替的战乱中,镇江的宗泽后裔多逃徙他乡,镇江的宗泽墓、祠无人奉祀。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明朝,祠宇倾侧、享堂圯废,墓茔荒芜,祀产为寺僧所侵占。

朱雄英自然需要出手了,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 七零年代小媳妇 陶家传 网游之绝世神主 抗战侦察兵 系统带我穿越:回到三国开纸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