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吏,古玩、字画、金银器总计大概在两百三十万两左右,白银、铜钱和纸钞大约在三百六十万两左右,名下田亩约有三万七千亩左右。各处店铺有八十余处。”
武之望怒道:“活该千刀万剐!”
李起元双眼冒星星说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军饷和官员俸禄都有拖欠,这些钱请入国库。”
朱由校倒是没有直接拒绝,想了想说道:“李长庚在题本说陕西干旱,恐有欠收,山西如何?”
李国祥说道:“陛下,山西也干旱少雨,听百姓说,已有大半月没下雨。”
丁绍轼奏道:“陛下,臣请救灾。”
朱由校点头,说道:“那些查封的粮食就用于陕西和山西救灾吧,李国祥,派人监督,谁要是伸手,直接剁了。
“光靠赈济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让百姓干等着。朕意,以工代赈,各地大旱,正是兴修水利、修路建桥的时机,由户部钱粮,工部行文地方,让地方官府用钱粮招募百姓兴修水利、修路建桥,既能让百姓有钱粮拿,也可助于地方建设。”
“臣遵旨。”
无视李起元急切的目光,朱由校接着说道:“那些古玩、字画,好的收入宫中,差一些的都卖了换钱,金银器嘛,都融了浇金叶子和银子。”
“白银、铜钱和纸钞,五分入国库,两分入山西地方,两分入内帑,剩余一分,交给白杆兵、东厂、锦衣卫和腾骧四卫,安人头分,也不能让你们白干活。”
“谢陛下。”加起来有一千多万了,一成也有一百多万,一人差不多能分五十两左右,即便将官贪一点,每人也有三十多两。
李起元虽然没全部拿到,但也心满意足了。
“加上查抄那些贪官的,恐怕数额不少,朕的意见,先补足三年欠饷和俸禄,全部补完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钱,大明现在也还有其他要用钱的地方。”
“陛下圣明。”呜呜,终于有俸禄拿了。
朱由校看到他们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心里吐槽:你们大多不用俸禄就能养活自己,装什么装。
继续说道:“如今建奴猖獗,辽西困顿,朕意,于天津、登莱,含东江,扩建水师,工部派专人打造战船,多用于骚扰建奴后方,为将来反攻建奴做准备。”
户部、工部和内阁都没意见,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都举双手赞成。
朱由校内心说道:你们都小看朕的野心了,野猪皮只是第一步。
“那些田亩,都分给当地穷苦百姓,东厂和锦衣卫都下去监督,若还有士绅和官员伸手,直接剁了,不用禀报。”
“至于宅邸,先用来收容流民,安排好后就卖了;店铺嘛,都卖了,卖的钱三分交由山西地方,五分入国库,两分入内帑。”
“臣等遵旨。”
朱由校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内阁和户部下来好好理理商税,以前的商税多有不足,朕的意见,取消那些杂税,百姓日用和民生的东西,如米面、柴油酱醋茶这些都低税率,百姓进城卖个鸡鸭这些就不用交税了。”
“陛下仁慈。”
“税率也不再统一为三十税一,根据商品价值来定吧,刚才说的柴油酱醋茶和粮食必定是低税,但对于珍珠、宝石、玛瑙、金银器等这些普通百姓用不起,富人却可以用的东西税率就重一些,减少贫富差,算是劫富济贫了。
“那些塌房税、门摊税、酒税、契税、船税、海关税定个起征税,就是达到多少成交额或者货物量才征税,以下的就都不用交税或者交的税少。”
李起元点头说道:“陛下圣明,以前商税定额,有些商户赚的钱还不够交商税,今后根据交易量征收,倒是可解百姓之忧。”
“李爱卿说得对,就如同耕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