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0章 靖康之变的真相(二)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三年(1121),首先在京西汝州开始实行,随后推广到京西全路、京畿、京东、淮南、河北等地区。

可是,公田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地方豪强对抗公田法,隐藏土地,或者利用旧契约随意更换田亩等。同时,公田法也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都是大地主,利用职务之便侵吞了无数土地,自己就禁不起查,更不会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

公田法被文官们骂惨了,在史书上更是被黑得一无是处,说朝廷利用公田法随意夺取小民土地,导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可实际上,自唐末以后,普通老百姓哪里有土地啊?能当个佃农勉强糊口就不错了。真正有地的还是那些三位一体的士大夫集团。

再说了,土地清算与反腐几乎同时进行。

那些超出地契的土地是怎么来的?交税了没?是不是非法所得?他们说的清吗?

总的来说,赵佶的公田法是一种尝试性的土地改革制度改革,一旦实施成功,相当于重新分配生产资料,能够大大缓解阶级矛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士大夫阶层势力过于庞大,公田法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无数困难和阻挠。

宣和七年(1125),公田法才推行和实施了四年,赵佶就“禅让”了。44岁,正值壮年,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发展蓝图刚刚展开,正值金军6万南侵,赵佶居然反常地禅让了!

官方文献记录的内容是:金军南侵兵力为6万,赵佶见形势危急,被吓坏了,连忙遣使求和,然后禅位于太子赵桓,赶紧跑路到南方,在镇江躲起来。

当时开封城内有二三十万禁军,护城河宽40米,城墙高12米,区区六万金兵就来攻城,拿头来打吗?会飞还是咋滴?赵佶根本没必要逃。

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浙东集团控制起来,被迫禅位,被强行带到南方大本营软禁起来。比起赵佶,赵桓头脑简单,根基不稳,更容易掌控。

李纲当时只是个四品太常少卿,官位太低,没什么话语权,接触不到这些顶层的政变阴谋,对其中的详细经过不得而知,但却提到了一些关键点:

赵桓继位后,火速任命张邦昌为少宰,李邦彦为太宰,耿南仲为尚书左丞,这三人迅速把持了朝政;然后又以赵桓的名义,到两浙路大量招募士兵,用这些新兵替换了开封禁军。

坦白地讲,南方久无战事,兵员质量无法与武德充沛的北方兵相比,新兵的质量也远远比不上训练有素的开封禁军;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用南方的兵控制开封,从而牢牢地把持朝政。

赵佶的三条举措:办官学、改科举,废除恩荫制度,推行公田法。每一条都触犯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按理说,早就该被文官们搞死了,为什么一直没下手?

因为赵佶手里有大宦官童贯!

赵佶信不过文官,又不敢用武将,之所以能当25年皇帝,与重用宦官童贯密不可分。

对古代皇帝个人来说,重用宦官有以下好处:

皇帝可以利用宦官集团制约和打击官僚地主,尤其是文官地主集团,为王朝续命。在古代,官僚士大夫一般情况下都是忠于自己的家族和地方的,所以如果文官集团过于强大,一定会抗税,利用自己的文人士大夫身份,不向朝廷交税,把税款都转嫁到农民头上。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导致朝廷财政破产,王朝走向灭亡。而宦官没有家族利益的拖累,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对皇帝非常忠心,所以皇帝利用太监集团制约和打击官僚地主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用宦官还可以防止宫中之女有外遇,保证皇族血统的纯正;同时,也防止了宦官和老百姓争夺性资源。

在经济上,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唐小说家 武值之英雄崛起 和离后,公主被迫饲养反派大佬 大唐: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一剑吞鸿 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