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7章 李顺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公元993年底,李顺率军攻占蜀州(四川崇州),杀监军王亮及官吏十多人,转攻邛州(四川邛崃),知州桑保绅、通判王从式及州属官吏被杀,都巡检使郭允能率军撤退到新津江口。

起义军追至新津江口,郭允能不敌,也被杀。唯有巡检毛俨长着一双“飞毛腿”,竟一个人徒步逃出生天。

起义军顺势横扫成都周边,先后攻陷永康军(四川都江堰)、双流、新津、温江、郫县等地,纵火大掠后,分兵拒守。至此,起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

接着,李顺兵指成都。

当时,成都知府张载尚在赴任的路上,走到半路的梓州(四川三台),有人劝他说:“成都势难保全,公去肯定有危难,何不在这里多呆几天,避免战火!”

张载生气地道:“我受诏担任朝廷大员,在危难之时,怎么能退缩?”当即出发,进成都城。

不久李顺率军攻来,张载和西川转运使樊知古率军誓死抵抗。起义军进攻不顺利,焚烧成都西城门后,暂时退回。

起义军从成都退军,又杀向成都北面。公元994年正月,李顺攻陷汉州(四川广汉)、彭州,使成都陷入了起义军的包围之中,成了一座孤城。

樊知古、郭载见此情形,知道成都难保,率领官吏逃奔梓州(四川三台),暂时拱手将成都让给了李顺。

李顺毫不客气,随即占领成都。

起义军攻占成都,李顺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分封将士,设官置署,开始像模像样地打理四川政务。

李顺坐稳成都,派部将四面出击,攻城劫寨,扩大地盘。

公元994年二月,李顺派大将杨广率几万义军攻剑门,妄图占领剑门关,阻止官军进川,战略意图明确,颇有章法。

剑门关的守将是监军上官正,部下仅有几百疲劳军士,上官正善于激励士气,笼络人心,几百官军的士气很旺盛,加上剑门关易守难攻,杨广几万义兵,就是奈何不了上官正。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成都撤退的监军宿翰引兵从杨广后面杀来,和上官正内外一夹攻,杨广大败。几万军队剩下几百,逃回成都。

李顺颜面扫地,勃然大怒,将几百残兵败将全部斩首。

当时宋朝一直担心剑门关失守,致使朝廷大军堵在关外,难以进川,孰料,上官正以几百孤军力战死守,而且获得胜利,此后,因为剑阁栈道一直控制在宋军手里,王继恩大军得以长驱而入,迅速平叛,上官正功劳不小!

李顺派杨广攻剑门关的同时,派大将相里贵统军二十一万围梓州(四川三台),意图在成都东面垒起屏障。梓州是大本营,战略重地,李顺派军二十一万,算是出了血本!可惜,相里贵碰到了一个硬对头,他叫张雍!

梓州知州张雍,是一位很有长远眼光的官员,当他一听到王小波在青城起义后,便集中城里三千兵力训练,招募勇士一千多人守城,分派推官陈世卿监造兵器,掌书记施谓、判官谢涛专门负责造弓弩箭枝,将绵州(四川绵阳)的金帛运进梓州库房,招募劳工修理城池,张雍和监军卢斌,仔细研究御城方略,可谓“万事俱备,只等来敌”。

二月初,相里贵率大军围困梓州。

张雍雍与监军卢斌登城堞观望,见城外围城义兵,都是老弱疲惫,且不穿铠甲。

卢斌大笑,道:“此等样兵,我一击可破!”请求开北门率军出击。

张雍看了一阵道:\\\"不可!贼兵奸诈,以老兵示弱,设埋伏诱我。城中吏民心不定,假若被贼兵伏击,我们便堕入奸计,不是良策!\\\"

张雍刚说完,城墙上便有军卒依敌楼向城下呼喊,与外面应和,张雍立即将他们斩首示众。

义军见计划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李氏大魏 斗上昏君:无盐弃后真泼辣 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 陛下别演了,皇后知道你是装的 我家娘子是一品女官 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 始皇假死!我武安君,暴打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