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6章 糊涂官乱判案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且说县官升堂问案,先带上那个山贼来,此时他已被打得半昏,无所不应,指定他入捻,他便入捻,——反正早晚一死。

然后又带上乔向廷和老魏,此时他俩都带了枷,辫子也散了,被差役拿水火棍打在腿弯上,扑通扑通都跪了下去。

县官先让证人上堂作证。乔慕贵和乔大乖都上堂跪下,说是亲眼看见他资助流寇的。县官也不细问,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啪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嗔斥乔向廷:“大胆刁民,人证确凿,你私通匪徒,还不招供!”

随着县官的断喝,差役们便过来压下乔向廷的头去,他虽头触着地,却拒不招认。

依莲在堂下看了这情景,犹如万箭穿心一般,高喊:“冤枉啊!”魏嫂也跟着喊。

县官在堂上听了,并不理会,见乔向廷拒不招认,却又换了脸色,和颜悦色地说:“唔,本官身为一方父母,对各乡名门望族也有所耳闻,听说你素日为人良善,此次资助匪徒,想来亦是无心之过。你若招认,本县可宽大为怀、曲意回护。呵呵,凡坦诚悔过者,本官均予赦免。”

乔向廷何曾见过乱匪,他只见过灾民!故仍不认罪。

县官心中恼怒,又声色俱厉起来,大喝道:“呔,你这奸滑刁民,如今人证确凿,你兀自抵赖,实是目无君父,自绝于朝廷!你助贼为孽,十恶不赦,罪加一等!”

又听外面两个女人不停地喊冤,县官心有所动,便让差役把她俩带上来,待两人跪下,县官说:“嗯,既然家眷到堂,正好征询。我看你二人皆良家妇女,安分柔顺,自无妄语。今事情大白,只要你俩替他招认,本官即刻放人。”

女人却也明理,都不招供。

县官又怒起来,大喝一声:“嘟!看来不动大刑,量也不招。来人,把罪犯叉起来,大刑伺候!”

两个如狼似虎的衙役,手持水火棍走过来。县官随即发令,打乔向廷五十大板!

这时,乔慕贵却喊道:“大老爷明鉴,切勿用刑。”

大家想不到他会帮乔向廷说话,都愣住了。

县太爷也有些发懵,忙问端详。

乔慕贵说:“那日我二人去围子墙上,明明看到下面好多人是捻军的打扮,有裹黑头巾的,有裹红头巾的,披散着头发,有的拿竹竿标做担杖,每支都有一丈二尺多长,矛头前还带着挠钩,一看就知那是被官军打散的游兵散勇。这装束打扮不只我俩看到,堂下有好些人看到了,太爷一问便知。”

县官听了有理,便命乔广善上堂询问。

乔广善在堂下听的一清二楚,气炸了肺,他到堂上说:“饥民衣单,天寒地冻,什么打扮的没有?”

县太爷却告诉他说:“裹头巾、披散头发、携带竹标,必是乱党。长毛是这样,捻军也是这样,你看到他们这打扮装束吗?”

乔广善只一口咬定:“没看见!”

堂审一时陷入僵局。

乔慕贵说道:“大人明鉴,他两家历来交好,他的话不足为凭。还有两位旁证,如今正在堂下等候,可传来问话。”

原来乔慕贵早已安排妥当,刘猴子、孙骡子在外等待多时了。

他二人从未上过公堂,见了官吏腿肚子直打转,躲在后堂听了众人的话,只默念千万别传自己上堂,可还是被传上堂来了。

他俩看了看跪着的乔向廷,还不待衙役喊跪下,也早已跪下了。

县官就问他俩那日可曾上过墙围,他俩齐声说上过。县官心中大喜,便问可否看到些裹头巾、不剃发、扛竹标的人。他俩顿时紧张起来,因从刚才众人的对话中,他俩也听出来了,如果是这样装束的人,乔向廷就有罪。

他俩犹豫很久,乔向廷也直盯着他俩看,众人也都竖起耳朵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