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7章 这很简单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却是如梦方醒!

没想到居然如此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把这白叠花籽去掉了!

这个发明也太神奇了,谁想出来的?

“扶风王,莫非这替白叠花去籽的工具,是王爷发明的?”顾老五问道。

蒋鹏微笑着点点头,道:“当然,不然还有谁能发明这神奇之物?这东西你只要做他几百个,多少籽都可以去掉!”

这是杨恩插话道:“其实,单单是做一个的,一个人操作起来就很方便!

不过要想速度快,就得把这个辊子做长做大一些,旁边增加一个料槽,让人往里面批量加料,速度可以提高几十倍的!”

原来,杨恩只做了一个简单的轧棉机。这是一个人用右手摇,左手往那轧棉机里添加籽棉的机器。

虽然这东西家庭用很方便,不过要作坊大规模加工,那就效率太低,不大方便。

如果在旁边安放料槽,加长轧辊,一次可以转进去几十个籽棉,当然方便得多。

二人知道了这轧花机去籽的原理,再经过杨恩这一提醒后,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见顾老五满脸兴奋的道:“嗯!人听懂了王爷的意思!人马上安排人,制作这个轧花机来去籽!”

他完之后,就对身旁的那江管事做了安排,那管事领命而去。

“走,去看看你的纺纱机!”杨恩站起身道。

……

杨恩等人在顾老五的带领之下,进入到他的纺纱作坊之内。

这里是一排平房,全部是黄土墙瓦房,比全国大多数百姓住的房子都要好很多。

屋里面纺纱的全部都是女人,年纪各不相同。

采用的纺纱机全部都是脚踏式,三个锭三锭。

杨恩经过那顾老五介绍,已经知道,脚踏式三锭纺纱机在此时是最高级的纺纱机。

此前他没有见过这东西实物,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纪录片。

在华夏某些古老的村落,还保留着这种脚踏式三锭纺纱机的模型,有些老人也还会使用。

他驻足仔细看了看,心里不由得感叹道:“华夏人民的确聪明无限,不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发展,谁能想出如此精巧、先进的纺纱机来?”

这个纺纱机,是由双脚踩住一根约三寸直径的圆木,像踩自行车一样不断转动右边的一个大圆辊。

这是利用了凸轮原理,这点非常关键!

那大圆辊带动皮带,皮带带动三个纱锭旋转,将丝、麻打成有捻的纱线。

为什么最多是三个纱锭呢?

因为,丝、麻等原料,必须要用左手拿着,并用大指母轻轻压住。

这样,一个饶一只手就剩下三个手指缝,那原料就从这三个手指缝溜出去,被绕成捻,在纱锭卷成纱线!

而右手还有用途,要隔一会儿用长棍子,把纱线缠绕到到纱锭的最右端,以做到均匀分布!

(本章完)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 七零年代小媳妇 陶家传 网游之绝世神主 抗战侦察兵 系统带我穿越:回到三国开纸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