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弘农杨氏、贾氏、荀氏欺压,到那时别说玩小兽酒壶,恐怕都要和权力场说再见了。
羊琇气得将佩剑狠狠插在地上,转头对身旁的成粲言道:“我誓要手刃了杨珧这贼子!”
成粲点点头:“算我一个!”
这话要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顶多是句气话。但话从羊琇嘴里说出,又入成粲的耳,就绝对不容忽视了。成粲官拜北军中候,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北军中候即是我们熟悉的中领军(执掌皇宫内禁军),西晋时期一度更名为北军中候,不久后又改回中领军。为了不给大家平添不必要的困扰,我们在后面依旧会沿用中领军这一叫法。而羊琇,因为他和司马炎年少时的戏言官拜中护军。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一个中领军,一个中护军,二人掌握着皇宫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要联手搞掉一个政敌自不在话下。前文说过,因为杨珧一句话,诸多藩王被赶出了京都,而那些藩王大多是羊琇的座上客。羊琇有底气说出这种话,除了有皇宫禁军做后盾外,想必也是得到了众多宗室成员精神层面的支持和鼓励。
杨珧听到风声,吓得不敢迈出家门半步。羊琇表面上目标是杨珧,但杨珧的后台老板却是司马炎,所以,这事往小了说是大臣之间的私斗,往大了说和兵谏(以武力威逼、规劝君主)没什么区别。
司马炎很快得知此事,他当即罢免羊琇这个中护军,降职为太仆(九卿之一)。羊琇的计划最终搁浅了。荀勖的话再一次萦绕在司马炎耳边,如果不赶快让司马攸离开京都,以后指不定还会闹出多大乱子。
想到这里,司马炎不寒而栗。
火力全开
司马炎下诏赶弟弟离京是公元283年1月,可他盼星星盼月亮,转眼这都过了一个月,司马攸还是全当没这回事,每天按时来上朝,摆明一副忧国忧民不顾家的态度,公卿大臣也还是吵吵闹闹,充当司马攸背后的坚实靠山。
连皇帝诏书都敢无视。
司马炎忍不下去了。为了推动这件事的进程,他下诏让太常寺的博士商议,到底该以何种礼仪恭送司马攸离京。言外之意很清楚,现在要讨论的是让司马攸怎么走,而不是该不该走。
然而,这项议案到了太常寺又执行不下去了。博士们再度把话头引回问题的起点——根本就不该让司马攸离开京都。于是,太常寺的七位博士:庾旉(fu)、太叔广、刘暾(tun)(直臣刘毅的儿子)、缪蔚、郭颐、秦秀、傅珍联名写就一篇奏疏驳斥司马炎。这七位博士中的秦秀前面讲过,他曾打算给何曾和贾充恶谥未果,伐吴战役中,他反对贾充担任总帅,伐吴结束后,他又挺身而出为王濬鸣冤,到处得罪权贵。不过,倘若提及他的家世,一定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秦秀的爸爸正是魏朝臭名昭著的佞臣秦朗(阿稣)。魏明帝曹叡临终前授予秦朗、曹宇、曹肇、曹爽、夏侯献托孤重任,没几天,秦朗便主动退居幕后,把权位拱手让出。不过,秦秀却一改父亲的做派,成为西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直正臣。
庾旉等人写毕,将奏疏提交给博士祭酒(太常寺次席)曹志审阅。
“曹君,你看这么写妥不妥当?”
曹志一边读,一边连连拍案叫绝:“写得好!写得好!”继而,他怅然若失道:“这样的贤才,这样的血亲,不让他匡扶社稷,却把他赶去海隅……晋室大概兴盛不了多久了!”曹志正是魏朝陈留王曹植的世子。当年,曹植深受曹丕迫害,胸有大志却无从施展,以致郁郁而终。曹志文学上的成就虽不及其父,但也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晋朝建立后,他受到司马炎格外的礼遇。此刻,当曹志为司马攸鸣冤的时候,脑海中呈现出的却是亡父的音容笑貌。
“庾君放心!明日上朝,我必和诸君同心协力,劝陛下收回旨意!”
曹志不是随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