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陆凯的建议:“你认为该让谁率军护卫宗庙?”
陆凯的心怦怦直跳,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佯装思索后答道:“臣举荐大司马丁奉。”丁奉是孙权时代即崭露头角的宿将,历经四朝,声望无人能及,他也是陆凯的同谋之一。
“丁奉?”孙皓死死盯着陆凯的双眼,过了好一会儿,摇摇头,“不!朕不想用丁奉。朕要用留平。”
就这样,三千禁军落入留平手中。
陆凯没有放弃,他想尝试拉拢留平入伙,便对儿子陆祎说:“你去探探留平的口风,如果这人跟我们同心同德,你就把计划告诉他。”
陆祎领命而去。他叩开留府的大门,只见留平兴冲冲迎出来说道:“陆君!今天出了件喜事!”
“哦?什么喜事?”
“我刚刚听说有野猪闯进丁奉的营帐,这可不吉利啊!”留平边说边坏笑。原来,他和丁奉关系不好,所以才幸灾乐祸。
陆祎见此情形,知趣地把事先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两年后,陆凯病危。
孙皓听说陆凯重病的消息,马上派出使臣去责难陆凯。
陆凯想起他叔父陆逊当年也是这样遭到孙权的苛责,顿觉义愤填膺。等使臣走后,他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奋笔疾书,写下此生最后一篇奏表。在这篇奏表中,陆凯一口气列举了孙皓二十条罪状。随即,他唤来一名侍从。
“替我把这封奏表呈给陛下。”
侍从接过奏表,转身要走。
“你等等。”
陆凯叫住侍从。他反复思量:自己是一了百了,可这封奏表若是呈给孙皓,会给家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孙皓这么折腾下去,肯定会毁了吴国,而江东陆氏的繁盛,必须要延续下去……他想来想去,又把奏表拿了回来,塞到枕头下面。
多年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幸看到这篇言辞切直的奏表,可他问遍了吴国旧臣,却没一个人听说过这回事。想来,奏表最终没有公布。
孙皓每每想起陆凯生前数次触犯自己,就恨得咬牙切齿,他很想搞垮陆凯的子嗣,只因对另一位陆氏重臣——南荆州最高统帅陆抗心有忌惮,所以只能暂时忍下。
这天,江东士人刁玄向孙皓呈上一则预言。据闻,这预言乃是蜀汉名臣诸葛亮和庞统的恩师——“水镜先生”司马徽关于乱世命数的卜卦。可是,刁玄为取悦孙皓,竟篡改了其中的内容,他在预言最后添了一句话:“……江东国君最终会一统天下。”
历朝历代相信谶纬术的国君不在少数,绝大部分都懂得低调审慎地看待这种事,但孙皓毫不掩饰自己对谶纬术的热衷,这自然极容易招致像刁玄这样的投机者出现。
公元271年,孙皓为顺应天意,亲率大军北伐晋国。其实说征伐不太准确,因为孙皓是带着皇室成员和数千后宫佳丽随行,或许在他的概念里,这次军事行动和几年前的迁都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把家搬到洛阳。吴军冒着严寒行军不说,还要伺候几千个皇室成员,可谓苦不堪言。这样荒诞的行径,就连当初拥立他的右丞相万彧也忍不了了。行军途中,万彧和丁奉、留平密谋:“倘若陛下到华里(吴国和晋国的边境)还不返回,我们就另立新皇帝!”
孙皓没有坚持走到华里,他也察觉到军队随时有哗变的危险,无奈,只好返回建邺。
一年后,孙皓获悉万彧、丁奉、留平的密谋。此时丁奉已病故,孙皓决定向万彧和留平下手。
在一次酒宴上,孙皓命人偷偷往万彧和留平的酒里投毒,可负责斟酒的近侍有意减少万彧的酒量,留平也在酒后及时服用解毒药,二人勉强逃过一劫。不过,他们明白孙皓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没过一个月,万彧自杀,留平在恐惧中忧虑而死。二人一死,他们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