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老先生愣了一下,听这说法,这罗贯中某非是哪位大才?所谓《三国》是什么长篇故事?
看到老先生的反应,赵城也愣了一下。
罗贯中啊,三国演义啊,这么出名的人和作品,你不会不知道吧?
“秦公子,这罗贯中是何许人也?那《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是何物?”
老先生深思片刻,还有点好奇。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原是太原人,后侨居江南……”
赵城脱口而出,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罗贯中,元末明初人,的确是这个时代的人。
但他有志图王,却跟错了真主,后看到朱重八大事已成,渐渐淡出了江湖。
此后,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
再没有出世任职,做了个单纯的小说家。
其实,也不是他不愿做官,主要是与张士诚有关系,又怎会受大明帝国待见呢?
图王已无果,发愤着书罢!
也是这个原因,在洪武初年间,一本名传千古的盖世神作《三国演义》横空出世,奠定了他在夏族小说家,乃至文学界的地位。
世人皆知朱重八,鲜少有人知道张士诚,反而是张曾经的幕僚罗贯中,因一本巨着世代流芳。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创作之后,罗贯中陆陆续续创作了不少作品,
还抽时间加工、完善了老师施耐庵的《水浒传》。
施耐庵也因《水浒传》负盛名,经久不衰。
只可惜,这两人,或者说夏族历史上的大多数名家作家,身前评价、待遇远不及后世名声。
比如杜工部,李太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落后,通讯技术落后、流传速度缓慢。
其实在古代那样一个环境,几乎没啥通讯技术可言。
交通全靠走,通讯全靠吼。
又或者点烽火、传狼烟。
当然了,走驿站、寄书信,才是最主流的通讯方式。
但延迟太长了!
尤其是大明帝国,路引制度实施后,
明朝江湖路被堵,各种流通皆不畅。
此外,这个时代的《三国演义》还是禁书呢,登不了大雅之堂。
哪怕罗贯中在江浙小有名气和才气,离开江浙无人认识,也是正常。
赵城叹了一口气,以后有机会,得去找找这位小说家,或许能在这个世界立一个文学界最顶级的罗贯中小说奖。
可惜了,李白死得早,不然立个李白奖,或者杜甫奖、苏轼奖也行,这不比那什么诺贝尔排华奖大气?
赵城向老先生简单介绍罗贯中后,做了一个取书的假动作,从怀里取出一本《三国演义》。
“老先生你不认识没关系,我刚好带有这本书。”
“这就是《三国演义》,我没骗你。”
赵城将书递过去,老先生疑惑未消,怪异地看着这本书。
脸色很诧异,如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老先生姓周,经历过不少事情,颇有眼力,一眼便识得此书不凡。
在翻开书页后,更为这种精致的纸张大为震撼!
只是,这字体怎么这么小?
而且,似乎还是俗体字?
周老先生疑惑地看了赵城一眼,他虽认识不少俗体字,但看这简体字还是有点吃力。
“哦,老先生,这是简化汉字,在我家那,可是流行得很,
无论是官府文件,还是学生学习交流,用的就是这种字,简单,方便,通俗易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