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37章 天启大爆炸与残像之眼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关于天启大爆炸,A世界里主流的猜想有几个。

其一是陨石说。由于没有陨石撞击的痕迹,且没有相关天文记录,可信度较低。

其二是龙卷风说。天启大爆炸频繁提到的遇难者都没穿衣服,就可以用龙卷风来部分解释。但是同样的,没有龙卷风的史料记载。

其三是王恭厂爆炸说。那里存放着大量的火药,爆炸后会造成伤害,但是当量不足以造成史书记载那么大范围的伤亡。

克罗姆随即把A世界天启大爆炸的时间地点默念于心,随即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天启六年,五月的紫禁城的俯视图!

突然间,崇祯注意到王恭厂那里出现了爆炸,随即,爆炸瞬间到了周围2.5平方公里的范围!

看来问题确实是王恭厂!

随即,克罗姆再次重现了那一晚,王恭厂的画面。

只见王恭厂的守卫似乎闻到了一股味道,便临走时打开了王恭厂的一扇窗户,散散气味,然后离开了。

不一会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偷偷进了王恭厂火药房,关上了窗户,随即关门离去。又过了一阵子,王恭厂便发生了爆炸。

崇祯突然间想起来,他知道那个年轻人,他是天启和崇祯年间,太医姚应夙的儿子!

这场爆炸后,死伤者的衣物纷纷不见了。一旁围观的欧嘉明解释道:

“高真空负压环境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在爆炸的一瞬间,爆炸中心出现了高真空负压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衣物里面的空气会迅速膨胀将衣服鼓裂,然后破碎的衣服随着冲击波被带到了很远的地方。那时是农历五月,人们穿的也少。”

而爆炸范围之所以这么大,超自然研究局也给出了结论。

那阵子,大量的天然气从地震的裂缝中泄露而出。天然气和火药混合后产生巨大的爆炸威力,达到了两万吨当量的现代火药产生的破坏力!

至于动机,克罗姆稍稍向前追溯残像,得到了一段对话。

太医姚应夙说道:“哎,天启皇帝的这个病,怕是好不透喽。到时候,又是我们这些太医背锅。”

儿子姚小黑问道:“爹,要是皇帝吃你们的药死了,会如何啊?”

姚应夙叹了口气道:“轻则罢官,重则满门抄斩!”

姚小黑若有所思,问道:“若是皇帝出事故死了呢?”

姚应夙回道:“嘘,可不许传出去。我倒希望那样,皇帝的死与我们没有关系了,自然不会让我等陪葬。”

随即,姚小黑便开始研究,怎样制造火花,制造爆炸。最终在那一夜,他偷偷在王恭厂设置了点火机关后,关上了门窗离去了。

左岸动机也有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b世界,为什么没有发生天启大爆炸?

克罗姆于是开始重现了自己的世界,天启六年五月的王恭厂的残像!

没错,克罗姆甚至还能还原自己世界的历史。比如幽灵船那次,他就通过残像找到了宋应星儿子的船。

画面再次来到了王恭厂。他们看到,这次,守卫依旧打开了窗户,只是姚太医的儿子没有来。

打开了窗户, 王恭厂内的天然气就不会那么浓,没有点火机关,自然也不会爆炸。

弥漫王恭厂附近的天然气一天天散去,京城大爆炸的隐患也逐渐消失。

崇祯突然想起,自己世界的姚太医说过,他的儿子打小就有癫症,他把儿子送到寺庙里去修行了。

克罗姆便追踪起了这个姚小黑的活动。只见他在寺庙里呆到了二十多岁,崇祯元年,他留下了一个手记,随后便离开了京城。

崇祯赶忙联系到了这个寺庙,要到了这个手记。

寺庙的住持听说崇祯要看姚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有闲王 皇明圣孙 三国:日记曝光,美人们都黑化了 大华极品小皇子 抗日之最强战兵 蜀汉之庄稼汉 二嫁,盛宠天才逆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