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9章 计中计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史朝义派自己的堂兄史政带队,又派了两名亲信监视猎人的一举一动。

送胡军师出山的小士兵,拿着胡明要他转交给魏卓卿的槐树枝,来到魏卓卿的大帐:“报魏大人,这是胡军师特意转交给大人的槐树枝。”

“什么树枝?”

“槐树枝”小士兵重复了一遍,他的口音把“槐”说成“悔”,魏卓卿要他再说一遍。

“我教你的话都对他讲了吗?”

“回大人的话,全讲了。他听完我说的话,就折了这根树枝让小的一定带给大人,还说这根树枝很重要,他要说的话,都在这根树枝里。”

“嗯,你的差事办得不错,去军需官那里领赏吧。”

“谢谢大人!”

魏卓卿拿着槐树枝看了又看,自言自语道:“这槐树是科第吉兆的象征:本朝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

“还有迁民怀古的意义。而小士兵的口音把槐读成悔,难道胡明悔悟了?如果,他真的悔悟了,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想到此,魏卓卿对传令兵说:“传我的话,派两个明哨在山口处值守,不论有什么人进山,都带来见我。”

“遵令!”

果然不出魏卓卿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从外面来了一个人,急着要见魏卓卿。士兵把他带到魏卓卿的大帐。

“你是何人?从何而来?”魏卓卿问来人。

“回大人的话,小的名叫胡三清,是胡军师的亲侄子,从史朝义的军营来,有很重要的情报转告大人。”

“我相信你,什么重要的情报,你说吧。”

“胡军师要小的转告大人两个字:‘后山’,小的看到今天早上有500 精兵跟着一个本地人出发了。但是小的不知道他们去何处,去干什么。”

“你向本官报告这些就足够了,谢谢你!暂时你可能回不去了,就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如何?”

“行,我叔派我来时就叫我别回去了。”

“这样最好,”说完,对传令兵说:“带这位贵客去吃早饭,你要照顾好他。”

“遵令!”

原来,胡军师被魏卓卿和小士兵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他投靠安禄山的主要原因,是轻信了安禄山假传圣旨,讨伐国贼杨国忠的鬼话。可是,一旦上了贼船就很难下来了。

魏卓卿给了他一个离开贼船的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当他得知本地一位猎人知道一条小路可以进入粮仓时,他便派自己的亲侄子去给魏卓卿报信。

“你报了信就别回来了,有人问你,我就说你回家看老娘去了,你老娘的身体不好。如何?”

“行,我去。”

胡三清进了粮仓就没走,留了下来。等平定了安禄山叛乱,他成了有功之人。当然,这是后话。

安禄山勾结史思明于天宝十四年在范阳发动叛乱,他伪造皇上圣旨,以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等党羽为名,迷惑百姓。一个月后,攻克洛阳。

安禄山反叛的事,玄宗皇帝很晚才知道,他一直被杨国忠等人蒙在鼓里。

杨国忠把持朝政,押着十万火急的军情不报,直到安禄山打到了潼关时,玄宗皇帝才知道叛军快到长安城了,急调郭子仪、李光弼率大军前去平叛。

到此为止,大唐王朝近百年没有大的战事,将士们都养尊处优不会打仗。尤其是那些老爷兵根本没有军人素质,战斗力很弱。

而安禄山和史思明除了他们本人是胡人外,其手下的士兵大部分也是胡人,各个骁勇善战如同虎狼一般。

他们从范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附近,打到现在的洛阳城只用了30多天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钻石王牌:逐梦甲子园 別樣相逢 火影之忍界闪光 穿成龙傲天的炮灰妈[穿书] 偽裝嬌妻 他说无畏黑暗心中有光 和变成亲哥的白月光抢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