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3章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面对弹劾,范仲淹上奏宋仁宗解释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范仲淹反对奢侈之风,更反对大兴土木。可当发生严重灾荒之际,他却冒着被劾之风险,力倡兴工造作,藉以刺激生产、增加就业。范仲淹惊世骇俗的荒政,最终促使经济复苏,变被动救荒为主动兴利。

围绕范仲淹的弹劾事件一直延续至这一年的秋天。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事实证明了范仲淹的英明决断,弹劾风波也就此平息。

皇佑二年(1050年)秋,范仲淹在杭州会见了前来拜访的王安石。此时王安石在鄞县为知县,到临川省亲后返回鄞县途中,专门绕道杭州,去拜见范仲淹。这是二人仅有的一次见面。

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有《上范资政先状》《上杭州范资政启》《谢范资政启》三文,有相关记载。

杭州任职期间,范仲淹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但是,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可能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收到苏麟的诗,只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别看只有短短两句,范仲淹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看来这个苏麟是在发牢骚说在我身边的官都被重用了,唯独自己可怜兮兮地远在异地所以没法沾光。是呀!我怎么能把他忘了呢?”

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压缩也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不过渐渐有了些贬义。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异。近水楼台,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利益的情况。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范仲淹在杭州任职的时候,政闲之余也曾泛舟湖上,遨游灵竺,钱江观潮,留下一些优美的诗句。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

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四·风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

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九五至尊 抗日:大将之路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凤逆天下:邪帝的绝色宠妃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醉卿心:锦绣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