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8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苏轼宦游生涯的第一个驿站是陕西凤翔,任凤翔府任签书判官,职务全名很长,足足有21个字——“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前面两个官名都是虚的,分别代表级别和待遇,级别是从九品下,享受正九品待遇,只有最后一个是实际职务,也就是凤翔府签判。

宋代的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主要掌管机关日常公文,也分管一部分案件、税务等工作。

凤翔古称雍,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即在此地。因“凤凰鸣于岐、翔于雍”的传说,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为凤翔府。

到了北宋王朝,凤翔是西北重镇,地位远超一般州郡。所以,苏轼的仕途起点不可谓不高,这也是因为韩琦、欧阳修等重臣的奖掖推荐,朝廷才对其破格重用。

苏轼的弟弟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与苏轼一起中进士。苏辙与苏轼赴京应试时,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经过渑池,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苏轼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

苏轼的人生观如此,他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这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苏轼到了凤翔,下车伊始,便加班加点投入工作。他在《凤翔到任谢执政启》中自述:“伏自到任以来,日夜厉精”。

苏轼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让当地老百姓痛恨和畏惧的问题。

那就是“衙前之役”,这是宋朝的一种徭役,顾名思义,就是差遣百姓帮着衙门办事。办事的范围很宽泛,比如给衙门做饭、泡茶、煮盐等等,但主要职责是看管仓库、运送公物。

这都不是容易的活儿。看仓库,仓库失火了、进水了、被盗了,都得照价赔偿甚至治罪。运送公物则更苦了,当时治安很差,路上万一被“梁山好汉”打劫,那就得赔上身家性命了。

因此史书对此评价说,“役之重者,自里正、乡户为衙前,主典府库或辇运官物,往往破产”。

苏轼所在的凤翔,更是衙前之役的重灾区。这里的老百姓每年都要在终南山砍伐无数木材,编成木筏,装载着西北诸州县的官物,沿着渭水进入滔滔黄河,一路漂流而下。经过三门峡等险峻之地,运抵位于黄河下游的首都开封,交割完毕,才算任务完成。真可谓九死一生!

更让苏轼感到气愤的是,当地部分官员毫无悲悯之心,很多公物明明无须紧急运送,却还强迫服役的百姓赶在黄河汛期出发,这不是驱民入渊吗?

苏轼抓住了问题要害,果断修改了制度规定,让服衙前之役的百姓可以自己选择运输时间,避开黄河汛期,这样衙前之役的危害减少了一半。

1063年3月,宋仁宗去世,宰相韩琦任“山陵使”,负责修建仁宗皇帝的陵墓。修陵需要大量巨木,韩琦就把这个任务压到了森林密布的凤翔府。而苏轼作为凤翔签判,负责具体落实运输巨木的任务,需要组织大量民夫服衙前之役、运送巨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九五至尊 抗日:大将之路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凤逆天下:邪帝的绝色宠妃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醉卿心:锦绣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