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6章 改革之前先扩军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大户闻风丧胆起来。

王宇知道锦衣卫特务统治有弊病,但真提莫的好用啊!

所以王宇让手下力量有限的内卫,开始在顺天的皇宫外收购房屋,开始建“官属房”。

这些官属房,大小形制,都按《大浩》来,免费提供给在顺天的官员和家属住,王宇还有给这些官员提供低价食堂,但...有内卫守门,定期给王宇汇报这些官员的异常情况。

比如:平常酉时就回家的官员,某天突然就子时回来了,那内卫就得去看看这位大人干了什么事。

又比如:某家大人见了某某人,收到了大批乡下送来的土特产,内卫也可以记一记嘛!

现在王宇对土地兼并动手改革,虽然流于表面,但都是动了大明大多数乡绅地主的利益。

不把这些顺天的京官看严一些,王宇这流于表面的抑制土地兼并的改革政策,怕是还没推下去,就直接死在顺天了。

靠着平民版的推恩令,王宇把大量把豪门大户的家生子和农奴释放出来,编籍造册,得民六百万户,大约三千万人口被释放出来,变成大明纳税的百姓。

王宇知道豪门大户的隐藏的人口,绝对不止三千万,要知道嘉靖时期,张居正改革的时候,检地查隐藏人口,那时没有王宇这么强力的军力和执行力,人口都能多出来一千万。

在把这些豪门大户释放出来的义子义女编籍造册后,王宇将他们安置在收归国有的皇庄,或者干脆征募为新建军镇的兵源,填充大明边塞。

大明土地兼并改革的前置准备工作,“释奴”和“新建军镇”,王宇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来做。

弘治二年

大明成化一朝的特色军机处被王宇裁汰,原本的军机大臣全部入阁,王宇组建了以王仁为首的十六人内阁,总览大明政务,自己给内阁一详细的五年计划目标后,牢牢把五军都督府掌握在手里。

弘治二年

大明朝廷正式宣布在岭南、南直隶、北直隶开始试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而后发配了一批岭南、南北直隶反抗的地主乡绅去充塞,天下朝野动荡。

这年头,这些文武百官家里,谁家不是万亩良田呢!

之后,大明朝廷内阁鉴于官员们反对的声音,退了一步。

折中在大明全面推广推一鞭法,针对朝中没有人脉的地主乡绅,这实施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特别是王宇给每个省的银差,都配备了一支火枪和子母小炮的稽税卫后,一鞭法的效果立杆见影,弘治改革第一年的夏税就从去年的三百万两,变成了五百万两。

要知道大明夏税只是小头而已,最大的一头还得看后面的秋税。

而后同步进行的事,是把大明的皇庄收归国有,清查守庄太监和桩头的一切不法行为。

至于他们侵占的土地,还是不可能还的,王宇知道还回去的地,最终还是会落在一众大臣和勋贵手里。

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延续改革成果,王宇把皇庄改为干脆改为民屯。

土地为大明朝廷公有,使用租庸制,一亩地收三成田赋,每年佃户给公田干三十天活。

另外,王宇还效仿东瀛大化改新的班田制度,每六年给军屯和民屯划分一次土地,一则可以保证公平,田和地的产量可是不一样的,二则可以用来检查土地是否有减少的情况。

王宇无论是移藩、推行一鞭法、把皇庄收归国有,都只有一个目的,抑制土地兼并,释放大明人口的潜力。

为了缓和这些失地百姓造成的矛盾,王宇特意单独在六部之外设立移民司,设移民侍郎一名,负责把这些失地的流民重新编籍造册,填充边塞。

当然了,你指望这些失地的流民主动报名去边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太苍圣帝 我在地狱难度的异世界娶了只龙? 紫玉空间重启,帝后重返神御界了! 在现实世界重逢 放牧众生 无双武祖 失恋重生后我被迫迷上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