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而且還有這位劉惔,彷佛改了性子一樣,前段時間拼命為曾華等人搖旗吶喊,頻頻給朝中重臣好友去信,為曾華、張壽、甘芮三人揚名造勢。沒人敢輕視這位脾氣古怪的名士,他可是當今名士翹首,在名士圈裡是一言九鼎。而且不但和輔政大臣錄尚書事何充關係良好,更在另一位輔政大臣會稽王司馬昱屬下當幕僚清客多年,關係不是一般的鐵。
再從今天的形勢看,桓溫估計已經和這位曾家子弟惺惺相惜,鐵了心要把他拱上高位。而另一位實權派大佬,江夏相袁喬,和桓溫的關係不錯,基本是跟著桓溫走的。而且從今天的表現來看,這位喜怒不形於色的高人應該也被曾華給打動了,看上去對這位曾華也是隱隱讚許有嘉。看來曾華註定要成為晉王朝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正當各路神仙在心中暗自盤算的時候,張壽、甘芮兩人相視一眼,互相一點頭,突然同時站起身來,越上一步,走到廳中,面向桓溫,抱拳恭敬地說道:&ldo;回桓大人,我二人不求高官厚祿,只願能為敘平兄隨從!&rdo;語氣異常堅決。
此話一出,眾人一片愕然。
張壽、甘芮兩人可不是一般的世家子弟,雖然曾華是西域過來的忠義之士,但是家世背景還是不如這二人,畢竟那裡離得太遠了。尤其是甘芮,先祖父可是當朝的先梁州刺史甘卓,要不是他在襄陽牽制,王敦早就把建康翻了個。這是什麼功勞,這是擁朝廷保社稷的大功!後來雖然甘卓蒙難,朝廷還是在王敦死後追贈甘卓為驃騎將軍,諡曰敬。現在他唯一的後人回來了,自然跑不了一番厚賞。要是朝廷不賞,甘卓治襄陽多年,遍布荊襄的眾多門生故吏也不會答應呀。這才過去多少年?這些人都還在各地充任要職。
但是這二人卻突然聲明說甘為曾華隨從屬下,這不是故意告訴朝廷,曾華的官職你們自己好好考慮一下,不要丟人就行了。
桓溫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曾華,問道:&ldo;曾公子是如何想的?&rdo;
我還能怎麼想?這張壽、甘芮哥倆一聲不響就把自己推到火爐上烤了。我知道你們服我,想奉我做老大,但是咱們哥幾個關上門分大小,用不著全抖在外面,非把我給架上去,這樣很容易讓人誤會是拉幫結派,搞小組織小黨派,這樣是不利於團結的。
曾華站在那裡只有苦笑了。他略一沉思,說道:&ldo;桓大人,我聽說這幾年南入荊襄之地的北方流民有近十萬之眾,我等也是流亡南歸之人,知道其中辛苦,而且一路走來,對流民也是頗有感情。曾某斗膽請桓大人為在下上表朝廷,我等三人願率領荊襄流民就地屯田,也算是為朝廷報以綿薄之力。&rdo;
好!眾人不由叫了聲好。
桓溫、袁喬和劉惔正為這近十萬流民頭痛。這些流民都是經歷九死一生回歸南朝,一個處理不好,那就寒了天下人的心。但是這些流民又各有戒心,排斥朝廷官員,而且和當地居民也頻頻有衝突,如果沒有得力官員約束他們,時間久了早晚要出事。
現在這三位在荊襄北地流民中傳有盛名、頗有聲望的世家子弟願意出來承擔這個責任,這不是雪中送炭嗎?桓溫現在覺得曾華就象是一件貼心小棉襖。(汗!)
不過相比桓溫讚許的臉色,劉惔卻只是點點頭,然後依舊保持著關老子鳥事的無動於衷的神色,真是一代名士呀!
而且桓溫還有一個心思,和另外兩個沒有流民心事的益州刺史周撫、龍禳將軍朱燾想的差不多。那就是這次朝廷封賞的話,要是全給閒職的話,恐怕天下人就會有閒話了。人家千辛萬苦跑過來,一來你就把人家晾在一邊了,這個&ldo;閒名&rdo;朝廷可不敢擔。但是給個實缺1吧,現在一個蘿蔔一個坑,你頂上去了,總有人不樂意退下來。而且還有很多世家子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