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接到希特勒的電報後,隆美爾覺得部隊將全軍覆滅,自己也在劫難逃。他在當天下午給妻子露西的信中寫道:&ldo;我不相信,幾乎也不再相信我們會以勝利而告終。我們的生死全操在上帝手裡。別了,露西,別了,我的該子&rdo;他把所有積蓄‐‐25 萬義大利里拉,約合60 美元‐‐塞進信封,請前往德國的伯爾恩德中尉一定平安地帶給露西。
11 月3 日上午11 時30 分,希特勒的那封電報在英國一個稀溫的鄉村別墅里同樣被恩格尼瑪破譯機譯出,邱吉爾很快知道了。當時在中東領導偵聽英國情報局軍官溫德博瑟姆回憶說:希特勒&ldo;那份電報立刻破我們抄到了;距它發出不過幾分鐘,它就到了蒙哥馬利和邱吉爾手裡。顯然,隆美爾或是因為密碼機出了故障,或則出於故意延誤,他並沒有答覆說己收到那份電報,而是要求把它重發一次。敵人統帥部發出的電報,敵方戰場司令沒有收到,或至少他承認已經收到以前,英國司令官就收到了,這恐怕是唯一的一次。&rdo;
蒙哥馬利得知隆美爾己決定撤退,後又在希特勒嚴今下堅守的情報後,於11 月3 日至4 日夜間發起了最後的攻擊。4 日9 時15 分,蒙哥馬利發布了下列文告:
目前的戰役已持續12 天,在此期間全體官兵英勇作戰,使敵人遭到很大損耗。現在敵人已達到了崩潰點,還在企圖撤退。皇家空軍正襲擊沿主要的海岸公路向西移動的敵軍部隊,使之遭到重大傷亡。
敵人已在我們的控制之下,崩潰在即。我號召全體官兵繼續對敵施加壓力,不得有片刻鬆懈。我們有可能擒獲敵人整個裝甲集團軍,我們一定要做到。我為已經取得的一切成就向全體官兵祝賀。徹底勝利已經在望。我已代表你們向皇家空軍發去一份賀電,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巨大支持。
但是,蒙哥馬利對阿拉曼戰役的後果缺乏遠見,他對突破成功後如何追殲敵軍的措施考慮不周、動作緩慢。客觀上,第8 集團軍經過12 天大血戰後傷亡較大,一些部隊已疲憊不堪;主觀上是蒙哥馬利謹慎過度,不敢實施大膽的追殲,勉強實行時又動作遲緩。
追擊的最關鍵時刻是11 月4 日的白天和夜晚。這天,隆美爾的裝甲部隊還在抵抗,而步兵已在撤往富卡的途中。隆&iddot;美爾既不敢下令讓裝甲部隊撤退,又難以使撤退的步兵重返前線,處於兩難選擇的困境中。4 日早晨7 時25 分,德軍南線總司令凱塞林趕到隆美爾的司令部,他來本是督促隆美爾嚴格執行希特勒的命令的,可當他獲悉隆美爾現在只剩下22 輛坦克時,立即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凱塞林對隆美爾說:&ldo;我覺得應把元首的電報看作是呼籲,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命令。&rdo;
隆美爾惶恐他說:&ldo;我認為元首的指令是絕對不能更改的。&rdo;
&ldo;但必須隨機應變,&rdo;凱塞林反駁道,&ldo;元首並不願意你和你的士兵葬身於此。&rdo;最後凱塞林建議隆美爾立即電告希特勒:&ldo;就說部隊損失慘重,人員劇減,不可能再守住防線。要在非洲立足的唯一機會完全繫於此次撤退戰。&rdo;他本人應允向希特勒電告此事。
隆美爾打了電報給希特勒,同時仍舊命令部隊堅守。中午12 時55 分,非洲軍參謀長拜爾萊因上校來到隆美爾的司令部報告說,非洲軍軍長托馬將軍譴責堅守命令是&ldo;發瘋&rdo;,他掛上自己所有的勳章,乘坦克趕到戰鬥最激烈的地段去了。事實上,托馬是故意讓英軍俘虜去了。下午3 時30 分,隆美爾終於下令全線撤退。
當天晚上8 時50 分,希特勒終於同意撤退。第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