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9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那麼,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導致腎臟受到傷害呢?

1967年10月17日北京的某個胡同里傳來了一聲長長的嘆息&ldo;大清國氣數已盡,這個社會挺好的&rdo;……

……全書(完)

作者感言:這本書全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吧,也沒想到能夠寫到這種程度,搜集素材搜集了一年多吧!有的時候都是晚上不睡覺,徹夜在碼子,一年多了感謝各位的支持,讓我走到了這一天!

☆、史書記載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

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名稱: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其他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地點: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威海、黃海北部時間: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參戰方:中國,日本

結果:日本獲勝,簽訂《馬關條約》

參戰方兵力:清軍630,000人,日軍240,616人傷亡情況:清軍31,500人陣亡,日軍13,306人死傷(1,132人陣亡)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ldo;脫亞入歐&rdo;,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為此,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ldo;清國征討策略&rdo;,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ldo;大陸政策&rdo;。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灣。

第二步是吞併朝鮮。

第三步是進軍滿蒙。

第四步是滅亡中國。

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ldo;八紘一宇&rdo;。

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ldo;大陸政策&rdo;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力。

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

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ldo;自強&rdo;、&ldo;求富&rdo;為口號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ldo;同治中興&rdo;的景象。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

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ldo;中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會真有人以為師尊是反派吧 LOL暗恋指南[电竞] 萬里送君戍故煙 懷璧傳 無度嬌寵 重生後師尊崩人設 每逢機緣都看見道侶在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