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英國人竭力試圖建立起穩定的秩序來。他們採用警察方法,有時是很嚴厲的警察方法,來制止公開不滿的現象,建立一支龐大的印度軍隊的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也加快實行。到1942 年年底,加入印度陸軍的人數超過一百萬,後來增加到二百萬人以上。但是這支龐大的軍隊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充分參加技術複雜的戰爭,因為招募來的士兵大半都是純樸的農民。當軍隊已經訓練到具有相當水平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障礙‐‐缺乏船舶及其他運輸工具‐‐限制他們把軍隊調派到各處去打擊敵人。結果,這樣苦心建立起來的印度軍隊有一大部分始終沒有機會參加戰鬥。
可是,到1942年年底,日本的威脅所造成的第一次危機已經過去。印度國內的騷動不再成為後方的一場嚴重的危險,而且已經建立起來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可以擊退日軍企圖對印度本土發動的任何侵略。但在幕後,不僅在英國和印度的政治領袖之間,而且在英國和美國、英國和中國的領袖之間,還存在著摩擦和互不信任。盟國在印度的合作仍然是表面的,內里則深受到基本上相互矛盾的目的的干擾。每一方對其他各方的行動和動機總是儘可能惡意地加以解釋。美國人譴責英國人在對日戰爭中不積極、不重視,英國人懷疑美國人企圖推翻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中國人在自己人當中搞陰謀詭計,又同美國人和英國人一起謀求私人和黨派的利益。
在對日戰爭中,盟國的合作方面還有一個缺點需要提一提。蘇聯堅決避開對日戰爭,繼續與日本在外交方面保持正常的關係。在中國,俄國人與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都保持著曖昧不明的關係,但在1942年俄國的注意力和兵力都集中於對德戰爭,因此無暇在中國推行任何積極的政策。
第四節 第二戰場的籌劃 1942年4-11月
(一)英美同俄國的關係
西方盟國同俄國之間的關係總是直接受到俄國前線軍事行動進展的影響的。1941年11月,當德軍向莫斯科的進軍尚未被制止時,英國不能開闢第二戰場或派遣大量軍隊到俄國作戰一事,導致史達林和邱吉爾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論。12 月初,當德軍的進攻沒有能打下莫斯科便停頓下來,俄軍又開始發動反攻時,英國同俄國的關係就變得不那麼緊張和激烈了。在這樣的形勢下,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iddot;艾登訪問了莫斯科。他於1941年12月7日離開英國。就在他出發的前夕,戰爭突然蔓延到太平洋,美國成了一個正式的交戰國,這顯然要求對英國的政策進行一次調整,但艾登沒有等世界形勢的新變化明朗起來,仍舊動身前往蘇聯首都。
艾登此行有兩個目的。第一,他希望能夠使1941年7月12日克里普斯-莫洛托夫協議以初步形式建立起來的英俄同盟正式化。一項象英國內閣希望簽訂的這種同盟條約,將會約束雙方堅持作戰到希特勒被推翻為止。這可以幫助消除單獨媾和的疑慮。這樣一項條約還包含有解決兩國政府之間懸而未決的種種爭端的意思。而這些爭端中最為迫切的是軍事方面的。艾登赴莫斯科的第二個目的是,同史達林檢討一下軍事的全局,希望使這位蘇聯領袖了解英國在對德作戰中的軍事潛力以及軍事部署中所面臨的障礙。
英國內閣認真考慮是否可以派遣軍隊到俄國南部戰線上去參加戰鬥,但這項計劃要看能否先在利比亞擊敗軸心國軍隊而定。1941年12月5日,邱吉爾授權艾登答應俄國人,調派十個中隊的皇家空軍到俄國南部去作戰,但一切計劃都由於日本的襲擊而打亂了。五天以後,邱吉爾致電艾登說,至少就目前而言,不應提出派皇家空軍支援的問題。結果,當艾登到達莫斯科時,他向俄國人提出的困難比援助還要多。
至於俄國人,他們則急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