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3千多萬人口每年增加80萬人。占國家預算1/3的軍費也因部分被挪用於發展經濟而難以維持20萬人的軍隊。在這種狀況下,人民的不滿情緒以反美鬥爭的形式表現出來,1964年發生了搗毀美國圖書館事件,並減少以至停止接受美國的剩餘農產品。
國內問題無法解決,走頭無路,必然迫使當政者向外尋找出路。溫斯頓&iddot;邱吉爾在《六天戰爭(1967年)》一書中寫道:六天戰爭是從蘇聯散布以色列要進攻敘利亞的謠言開始的。其言外之意是說這次戰爭是在外國的唆使下進行的。六天戰爭,埃及和以色列都有通過對外戰爭解決國內問題的一面。當時,軍事遏制力量絲毫不能起到解決這種國內問題的作用,所以提出報復性遏制等多角遏制政策。
六天戰爭的結果是阿拉伯人失敗了,同時蘇聯人也失敗了。從蘇聯的角度來總結六天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戰略上,對以色列的開戰決心作了錯誤的判斷,在戰術上,阿拉伯國家的防空體系不完善。蘇聯之所以對以色列開戰決心作出錯誤判斷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以色列1966年12月曾發生危機。當時,以色列在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都面臨著極其深刻的危機。黨內分裂,艾希科爾政府優柔寡斷,缺乏領導能力,對蘇聯採取兩面外交,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貧富差距增大,有10萬多人的失業大軍,工人掙扎在飢餓線上,整個社會毫無生氣,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對新生的以色列喪失信心而移居國外。然而,真正的危機是在艾希科爾政府和人民的心理上。當時,唯獨國防軍保持著矜持,沒有忘記自己所擔負的使命。用約翰&iddot;金奇的話來說,六天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危機,毋寧說更具有作為解救1966年12月危機的一種手段的性質。同時,六天戰爭還是國家危亡之際猶太民族的危機感使達揚當上國防部長並打開危局的歷史。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情況則相反,以色列過分自信,而不再抱有危機之感。
在此之前,1965年6月,也就是美軍開始轟炸北越5個月之後,艾希科爾總理訪問了美國,同美國總統舉行關於如何加強以色列軍事力量的會談。會談取得了超出預料的成功。這次會談的最重要成果是以色列和美國打破了單純交換情報的框框,決定雙方共同定期地對中東的軍事形勢進行調查。這項決定具有美以共同對付突發事態的軍事計劃的性質。美國曾以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為中心,詳細地研究過阿拉伯國家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能力和美以作戰綱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決定同以色列進行全面的討論,以便準確地把握自己能做些什麼。另一方面,蘇聯和美國也充分考慮到在中東和地中海如何避免彼此間發生全面衝突的問題。
從1965年6月到1967年春,以色列對美國來說,無論是在外交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和累贅[50-67年期間,美國政府直接經濟援助不多大概是32億,以色列主要靠公債126億、德國賠款19億。世界猶太人捐款173億,見《以色列現代史》,松鼠妖注]。但是,在1967年
4月,以色列的軍事存在壓倒了其他一切因素,美國必須進一步加強和以色列的軍事合作。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情報機關同以色列的軍事情報部部長亞里夫准將、諜報部部長邁耶&iddot;阿米特建立起密切的聯繫。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總統宣布封鎖亞喀巴灣,形勢緊張起來。當時,亞里夫准將和阿米特部長私下進行了會晤,他們提到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對以色列沒有大國的介入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處理局勢是滿意的。這樣,在美國的默許下,以色列在六天戰爭中實施了先發制人的進攻。以色列領導人對蘇伊士運河戰爭時沒有取得美國的同意就進行先發制人的進攻這個痛苦教訓至今記憶猶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