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13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四)埃及在戰前準備上也盡了最大的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戰備是最大的問題。

當時蘇聯是唯一的武器供應國,埃及在武器的種類、質量,數量及取得時間等方面都受蘇聯中東政策的影響。

我們除以現有裝備進行戰鬥外別無選擇。我們只能以妥善的計劃,果斷的措施、對武器的合理使用以及高昂的士氣來彌補物質力量的不足。

在這一點上,敵人判斷錯了。他們認為:1972年蘇聯撤走了軍事顧問,從此埃及就失去了遂行戰爭的能力,埃及在沒有獲得能和以色列空軍對抗的新式飛機以前,是不會發動戰爭的。

我們正是利用了敵人的這種偏見取得了成功。

(五)埃及考慮過軍事戰略的基礎‐‐阿拉伯國家進行戰爭的能力。

我們把聯合敘利亞、最大限度地發揮埃及自己的力量遂行戰爭作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作戰方案。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國家以先發制人的進攻開始了作戰,此後進行了多次戰鬥。

敘述這些作戰的細節是困難的,本文只能作扼要介紹。

1. 在戰爭的計劃與執行兩個方面,埃及都充分發揮了主動性。

2. 我們是在充分認識到敵人在空中力量包括飛機質量方面古優勢的情況下開始戰爭的。

3. 突破了乍看起來是難以克服的蘇伊士運河防線。

4. 由於忠實執行了作戰計劃,巧妙地使用複雜的武器,土兵勇敢,指揮卓越,我們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戰鬥。

四,十月戰爭的成果

(一)戰略上的成果

1. 以色列的目的在於防止埃及軍隊的渡河進攻,殲滅渡過運河的部隊,進而導致埃軍失敗,使埃及屈服於他們提出的政治條件。

以色列人誰都不懷疑這一點的實現,其他國家也抱有同樣想法。

2.

我們的目標在於挫敗以色列的&ldo;安全&rdo;政策,擊退西奈半島以色列軍隊的主力,並儘可能多地消耗敵人,使敵人認識到繼續占領阿拉伯國家的領土是要付出極高代價的。

以色列的軍事戰略目標達成了嗎?埃及的情況如何呢?

3.

我軍渡過蘇伊士運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線,打敗了敵人的大部隊,重創和擊退了敵人。整個戰爭的結局使中東地區的力量對此發生了變化。

4 以色列的&ldo;安全&rdo;政策遭到了破產,認為國境線安全可靠的想法變成了泡影。很明顯,以色列是中東局勢緊張的根源。

1967年以色列在認為不安全的國境線上獲得了勝利。對比之下,這次卻在認為安全的國境線上敗北。

以色列的擴張政策理論使人聯想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敗、導致納粹德國崩潰的希特勒的理論。

5.

這次戰爭給以色列國內以衝擊,使他們發生了動搖,不再相信政府依靠擴張主義和實力追求目標,強迫阿拉伯國家接受既成事實的政策。

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的人員損失遠遠超過了過去的三次戰爭。現在是它根據新前提提出新理論和新政策的時候了。

6. 包括埃及在內的阿拉伯世界恢復了威信,從黑暗時代進入了黎明時代。

埃及人恢復了自信和對未來的信心,一切阿拉伯人感受到驕傲和世界對它的尊敬。

7. 戰後,整個世界開始採取有利於阿拉伯國家伸張正義的中東政策、姿態。

(二)戰術上的經驗

十月戰爭雖是在緩和的國際形勢下進行的局部戰爭,卻也是規模最大的總體戰,它動用了中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权臣他重生了 重生之一世一花 桃花(遇见逆水寒) 山海杂货店 [綜漫]Mafia渣男手冊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网游:天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