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當然,市場風險也大大增加,尤其是中國國內的供應商們,必須冒著可能掉腦袋的危險。這迫使這條已經進入地下狀態的產業鏈進行與時俱進的自我調整。最為顯著的,就是商人們拿起了槍桿子,結成武裝商團。
海禁政策引發的走私牛市行情,也加劇了傳統的海盜活動,一些海盜集團,也憑藉其軍事上的優勢,開始大力進入這一地下外貿網絡,向&ldo;武裝海商&rdo;方向發展。海禁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催生了大量的海上武裝集團,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被明帝國稱為海盜或海賊。波濤之上,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社會,槍桿子裡面不光出政權,也出財富。 圖6
明代二百多年,海患不斷、海盜不止(包括實際上以華人為主的所謂&ldo;倭寇&rdo;),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海禁政策一手刺激而成的。&ldo;海盜&rdo;這個詞,在中文的語境中,是個貶義詞,而對應的英文單詞&ldo;pirate&rdo;,卻在西方並不一定代表著貶義。弔詭的是,明清兩代中國&ldo;海盜&rdo;,所常用的旗幟,都是繪著神靈的色彩艷麗的旗幟,並非西方那種骷髏頭加利刃、代表死亡的黑色旗幟。中國的所謂&ldo;海盜&rdo;們,寫在旗幟上的都是謙卑的祈求,平安、溫飽,都是些草根階級最為渺小而瑣碎的&ldo;夢想&rdo;,如此而已。
儘管只是混口飯吃,但流落異國他鄉,謀生本就艱難,加上背靠著一個敵對的祖國,東南亞的華人早在朱元璋時代就發展出了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明史》記載,在1373年(洪武六年),占城(今越南中部)國王就攻擊了&ldo;自稱元帥&rdo;的中國&ldo;海寇&rdo;張汝厚、林福,&ldo;賊魁溺死,獲其舟二十艘,蘇木七萬斤&rdo;,可見其實力相當龐大。這種在本土之外發展出來的武裝力量,本來是可以作為一個民族對外拓展生存空間的先鋒乃至主力。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及英國都是如此,但是,中國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一條路。
明成祖朱棣在血雨腥風中奪得皇位之後,實際上繼承了其父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只是手法上翻新,不是單純的&ldo;關門&rdo;,而是開門出擊,打擊海外的僑胞勢力,對一切可能危及帝國及其本人地位的力量,&ldo;雖遠必誅&rdo;。
這種從國際大視角進行&ldo;維穩&rdo;的思路,的確表明了朱棣的&ldo;英明天縱&rdo;,但對於整個民族而言,卻未必是好事。
一盤棋局
無論是出於什麼動機的合謀,鄭和與施進卿聯手做了一個&ldo;局&rdo;,為施進卿實現對舊港的完全控制掃平了最大的障礙。
與陳祖義同時在三佛齊稱雄的梁道明,就成為明成祖朱棣&ldo;國際化維穩&rdo;的試點之一,幸運地避免被當做&ldo;海盜&rdo;除去的命運。
朱棣登基之初,指揮孫鉉出使南洋, 遇到了梁道明的兒子及僕人,就將他們挾持回國。三年後,鄭和正在準備下西洋,朱棣就派人帶著那兩名僕人,前往三佛齊,要求梁道明接受招撫。明朝派去的使節,是梁道明的廣東同鄉、&ldo;行人&rdo;譚勝受,及其屬下千戶楊信。圖8
&ldo;行人&rdo;是明代的官職,正八品,歸中央的&ldo;行人司&rdo;主管,行人的對外職責主要是冊封藩屬國的國王,奉旨詔諭、弔祭、賞賜,護送藩屬國的使節回國等,對內則是在各地頒行詔敕、徵聘賢才、奉旨弔祭、獎勵官員、護送大臣等,或者在邊疆奉旨招撫、冊封土官、參與軍務、伴送使者、獎勵邊疆功臣等。&ldo;行人&rdo;級別雖然不高,但地位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