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确实也不缺。
来之前就从老朱那里了解过,不说大明水师本身的船只,只是东南一路从张士诚到陈友定打过去,缴获大小海船就有一两千艘。
问题是,这些船大部分都在南征军的一群骄兵悍将手中。
设身处地,朱塬如果在他们的位置上,也不会轻易把到手的船只交出来,甚至怎么推脱都能很快想起一堆的借口。
谁不希望自己的部队更加兵强马壮一些呢?
重新坐好,朱塬想了下,看向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常指挥,明州卫有多少船只?”
提前已经知道,因为南征北伐缘故,大部队都在前线,明州卫之前只有不满员的2731人。
倒是忘记了问船的事情。
常断抱拳道:“明州卫下属船只共一十九艘,其中两艘五百料海船,其他都为内河平底船。”
朱塬:“……”
不奇怪了。
同时也不对其他沿海卫所再报什么期待。
肯定都被前线各军搜刮了。
而且,不同于后来,就像明州卫,目前主要还是镇守明州下属各个州县,至于海上,虽然元朝时期就已经开始闹倭寇,但当下还不成大患,威胁性甚至不如逃散海上的张士诚残兵。
轻轻敲着太师椅扶手,朱塬快速斟酌。
就算吴祯和章存道两部带来船只不多,算上自己那些,还有沿海卫所,乃至那些海商……各方凑一下,满足第一批20万石粮食运输的船只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其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片刻后,朱塬抬头看向交代过事情早已重新返回的另一位营海司郎中姚封:“五百料海船,造800艘,要多久?”
姚封起身拱手道:“大人,此事最大阻碍乃是木料。总计需要40万料各类木材,从何而来?”
对于造船而言,料,是一个量词。
朱塬之前特地问过姚封,一料木材,大概是一尺直径,两丈长。
姚封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形象举例,民间木匠打一张床,当然不是豪门里的那种雕花大床,而是普通双人床榻,恰好需要一料木头。
朱塬稍稍考虑,问道:“当下开始采伐,多久能用?”
姚封道:“根据木料的品类和用途不同,阴干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三五年。”
朱塬追问:“有加快阴干的方法吗?”
姚封点头,又摇头:“大人,得不偿失。”
“嗯?”
姚封详细解释道:“加速之法,或水煮,或烘烤。水煮只可用于小块木料。烘烤需建造烘窑,以小火缓慢烤焙,诸如龙骨用料,烘烤也需一两月,且稍有不慎就会因火候控制不当导致木材开裂,沦为废料。”
朱塬手撑在旁边桌上,支着脸颊皱眉:“不阴干,凑活一下,不行吗?”
姚封立刻摇头,拨浪鼓一样,想了想,说道:“大人,若木材不阴干……它是活的,造了船,下官不敢坐。”
活的?
听起来怎么有点瘆人?
朱塬看向华高。
华高也拨浪鼓:“俺也不坐。翰林,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当年陈友谅用生料造船,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却在龙湾大败。这木材不阴干死透啊,它有怨气,下水后会把船拆了,可不能凑活。”
这更瘆人了。
感慨了一下破除封建迷信任重道远,朱塬觉得还是先放放,不能不信,转向陶黔:“我来前了解过,明州府城外有造船厂,还有多少木料储备?”
陶黔摇头道:“所剩……无所剩者也,廖将军年前让部属接管船厂,离开时一片空荡,连工匠都带走许多。”
朱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