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十九章 兄弟快跑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啊……”

这时身后传来一把和熙的男音:“这是一名宫中女子悲叹自己沦落夷狄之手的哀怨之曲。嗯,大概她也是知道了,一过此河,便是永离故国。从此漂零异乡,唯有魂梦可归了吧。”

刘二听得嘴巴慢慢张大,吃吃道:“这……这位先生,您老是说……过了这条河,就……就不是咱宋国的地啦?”

说话的是一名年约三旬的白面儒士,方面长髯,凤目直鼻,目光清明,神情沉静。他穿着一身普通俘虏所没有的青色长衫,虽然也是多处破损,却仍难掩其身上那股凛然之气。

白面儒士长叹点头。

缩在一旁一直闷不吭声的刘大闻言耸然一惊,愕然抬头定定地看着白面儒士,突然一下冲过来抓住白面儒士的衣袖:“你说什么?前面就不再是大宋的地啦……”

“混蛋!竟敢对大人无礼。”斜刺里倏地闪出一条人影,一把揪住刘大的后衣领,抖手将其扔了出去。

白面儒士急忙挥袖拦住:“张立,不可莽撞。这位乡亲也只是过于激动而已,非是有意唐突本县。”

那人这才停手,回身向白面儒士行了一礼,退到一旁。却见那名小匠人不住地打量自己,那人皱眉道:“怎么,张某打了你的阿父啦?”

阿吉摇头:“他不是俺阿父。我看……你一定很擅长射箭,对不?”

那人小吃了一惊:“你如何得知?”

阿吉得意一笑:“俺有个叔叔,是在弓弩院里制弓的匠人。每制好一张弓,他总要试射一番。他左手的拇、食二指上结着厚厚的茧子——就如你手上的茧子一般。”

那人脸上微现笑意:“倒是个细心的小家伙。”便不再说话。

而此时刘家兄弟已是呼天抢地:“天哪!咱们回不去了哇!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离开枉人山呐……”

听到刘家兄弟提到枉人山,阿吉的小脸也阴沉下来,忍不住抬头南望,心中不住呐喊:“狄大哥,你当真不管阿吉了么?”

这时一个金兵操着粗大的嗓门冲着人群吼了几句,他身旁的一名宋人通译大声道:“金国的贵人说了,你们这三万人是最后一批了,要分三个批次,在天黑以前全部过河,现在快快准备。”

这三万人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刘家兄弟与阿吉这样的匠人,也有如那白面儒士般的官员士子,以及一些额面刺黥的宋军士兵。除此之外,尚有大量的牛马辎重,需要他们牵引推拉,一并过河。

在金兵严厉的喝斥及皮鞭的驱赶下,三万俘虏或牵牛挽马,或推拉大车,艰难地朝易水浮桥而去。

这些俘虏们一路上早已走得神经麻木,不管前面是路,是桥还是水泽,只如行尸走肉般蹒跚而行。只有看押的金兵催促的皮鞭抽在身上时,才能引得他们因疼痛而稍微恢复一下神经感官。

刘家兄弟排在前头,赶着一辆牛车,身不由己地被人群向前推进,眼见桥头越来越近。那晃晃悠悠的长长通道,远远连接着那一头,仿佛无穷无尽,慢慢地幻化成一条黄泉不归路……

这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刘二突然一扔缰绳,歇斯底里起来:“不!不!俺不过去!过去了,就再也回不了家了……”

刘大惊慌失措,赶紧抱住乃弟:“兄弟,别这样……”

但刘二非但没安静下来,反而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死抓住路边一株野草,任刘大如何用力拉拽,死活不起来。

刘大几乎要哭出来了:“兄弟,你快起来啊!这可使不得性子啊……”

阿吉傻傻站在一旁,有心想拉一把,但连刘大都拽不住,人小力弱的他又能如何?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而四周的俘虏们只是默默地看着,寂然无声。

这时那白面儒士排众而出,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