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七章 无茶有茶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江宇飞凝心定神,你继续讲,飞洗耳恭听。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认为茶最早是从药用价值开始的。今日这个茶商会,可谓茶叶荟萃,名茶夺目。”丁尹娓娓道来。

“茶叶有哪些,我不想听背书式的桥段。不过我更想聆听你们成为世界遗产的事。”江宇飞满脸期望。

丁尹道:“你去网上收一收便知。”

江宇飞看向包总,包总,这就是第一楼待客之道吗?

丁尹于是妥协,算你狠。只得耐心道来这一个过程。江宇飞听得很认真,包总听得很入迷,仿佛永远听不厌,这是他的荣耀,也是第一楼所有人的荣耀。不知不觉引来不少人围观聆听。

所有人都跟着丁尹了解、走进那个过程,揭秘魁龙珠茶的神秘面纱。

2022年11月2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摩洛哥公布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顺利入选。至此,中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此次入选项目由44个子项目组成,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其中有三个子项目来自江苏,分别是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2008年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也是继古琴艺术、雕版印刷、剪纸之后,扬州第四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可谓独树一帜。“茶”是指魁龙珠。富春自创建之日起,所用的茶叶就比一般茶社要好,但富春先辈并不就此满足。他们认为,在自己精心布置的花园式茶轩之中,应有更好的茗茶,才能让人得到更美的享受。富春先辈悟到“色、香、味”乃佳茗之三要素,于是便琢磨如何让自家茶能够具备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三绝”。通过比较,他们发现Ah的魁针、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珠兰,各具特色。通过不断研究、改进,找到了三者的最佳比例和制作工艺,逐步定型,从而于1921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富春茶——魁龙珠,开创扬州拼配茶的一代传奇。魁龙珠的力道比较大,耐泡,后劲足,被称为茶叶中的鸡尾酒,经得起好几次冲泡,其味如醇,远近闻名。当然,魁龙珠也是这次集体申报的茶非遗项目中,唯一的拼配茶。

富春不仅有“茶”,还有“点”。这里的“点”,不局限于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这样的面点。多年来,富春不断挖掘,从面点出发,发展到菜肴,乃至于宴席。富春的“四季宴”,根据季节变化,应时应季,宴席特色各不相同,已成扬州名宴。丰富多彩的富春茶点,有吃有喝,包含着渊广的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4个子项目中,唯一和饮、食都有关的项目。

有位大文豪道:富春代表着扬州味道。富春不仅有美食,更有文化。来富春作客的中外文人,不计其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客富春后,欣然题联:“两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春水三省茶。虽然得胜桥现在没有桥,但是富春茶点就是一座文学之桥。

一位烹饪美食理论家感慨,“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能够申遗成功,和扬州水土密不可分。bJ喝大碗茶,要配凉点;苏州喝碧螺春,要听评弹;扬州人喝魁龙珠,配着包子、菜肴,不仅美味,还能解腻。

你看,骑鹤下扬州,听古琴、刷雕版、看剪纸、品茶点,来一场沁人心脾的“非遗”之旅,爽翻了。

“好,这位小哥。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是你对自家的有所了解,对其他的茶是否知晓。岂不闻你们有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重生之一眼 四合院:我觉醒了最强地摊系统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八零娇妻:媳妇赚钱忙 离婚当天,禁欲大佬轻声哄我吻我 人间我不先开口,哪个神明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