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辅食有牛乳酪、肥腊鸭、如琥珀的醉蚶,如玉版的白菜用鸭汁煮,瓜果有谢橘、风栗、风菱,蔬菜有兵坑笋,喝着玉壶冰美酒,饭用余杭新产的粳白米,漱口用兰雪茶。这兰雪茶为他研制,成茶香如素兰,汤如雪涛,一经推出,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萝茶,止食兰雪。而兰雪茶和奶皮相煮,成为明代网红奶茶。张岱自己还炫耀道: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
随园,莫非说的是——
正是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和美食家。其最有名的是写下了《随园食单》,堪称淮扬菜教科书之一。
“嗯,据说这袁枚有好多老婆。”年轻人的眼中流露出八卦的趣味。
“不错,袁枚的老婆多,还吃醋嫉妒,连当年美食大师萧美人也中招,当时袁枚想吃萧美人糕点,诸位老婆骗他说萧美人已经挂了。其面点技艺也成广陵散。”
两位老师,那时会说挂了两字。你们怎么谈起了美女,咱能不能讲点正经的。米萌满脸通红,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唉,你闹笑话了。这是真实的事情,后来第二年,闹了个大乌龙,袁枚在真州见到了萧美人,人家根本没死,袁枚那个激动,脱口夸到:徐娘半老,丰颜犹存。买了许多糕点给朋友和姬妾,宽容的对姬妾们说,没想到你们的嫉妒让我这个老人都受欺骗。姬妾都很害羞,告知原因,是怕袁枚找萧美人,身体吃不消。袁枚一笑了之,不再责怪。”
“汪曾祺,袁枚。不知扬州还有哪些美食名人。”
“淮扬菜以扬州为发源地和中心,作为长江中下游与淮河中下游地区饮食的代表风味,伴随着老扬州饮食文化的滥觞与兴盛,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美誉,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
请赐教!
“快快,把这段话拍下来。丁主任,我们今天收获颇丰呀!你不仅牛嘴能吹喇叭,而且牛嘴妙舌生花。”听着米萌天真地吹捧,丁尹的脸黑成一口锅。
“简单的说,汉代的辞赋家枚乘写下《七发》,里面即有扬州菜单;当时枚乘为吴王刘濞的郎中。”
“你说的刘濞,莫非是扬州汉墓的主儿,其陵墓是独一无二的楠木之墓穴。”
“错,是西汉广陵王刘胥之墓——黄肠题凑。”丁尹坚决地纠正道。
“两位老师,咱能不能集中一点,不要再天马行空了。”
去,小屁女孩,啥也不懂,做哑巴没人怪你。两人异口同声叱道。
“两个帅哥,什么语气呀?对美女导儿这么说话,不懂事。”前台的经理是个男子,一边调侃一边弯着嘴角忍住笑。这让年轻人十分奇怪,但丁尹却看到他十分开心。小山子,大名姜骅,能吃苦,又好学,将服务理念执行的很到位,也只有丁尹知道姜骅的爷爷曾是第一楼当年头号伙计王。
“小山子,怎么着我们嘴也说干了。去倒几杯茶。一点眼头见识都没有。”
茶杯送上来,年轻人端着魁龙珠,一脸期待:这魁龙珠很想了解。
“哦,咱们话归前提。过一天我带你去看看黄肠题凑。隋唐之际,隋炀帝下扬州,许多菜肴诞生,唐代中期,扬州有“扬一益二”之称。明清,特别是清代,史籍记载,时天下名厨几乎尽出“淮左名郡”,当时就出现了文思和尚、田雁门、江郑堂、施胖子、张四回子等一大批名厨。现在说正题,有两本奇书。一是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再者是大盐商童岳荐的《调鼎集》。我十分喜欢这两本书,读之如饥如渴。”
“李斗、童岳荐、袁枚、汪曾祺,如果各取一字?丁哥,有一事不明,这富春茶为什么叫魁龙珠。”
“就是三茶合一,浙江的龙井,Ah的魁针,江苏扬州富春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