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一卷 风起南国第二十一章 计划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人口买卖案办结,涉案的两千多流民被允许返回原籍。而这些年来被卖往蜀州高官富商府上的家丁侍女等也都被解除了奴籍,允许自谋出路。一时间,蜀州城中多出将近六千人。张三恭进城的时候,巡城兵马司的人正在将流民从城中驱逐出去,而已经被赶出去的流民在拼命往城里挤。张三恭等候半天,仍然是动弹不得。眼见城门处负责的士卒领头的自己见过,从马上下来,好不容易挤进人群里,一把拉过他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伍长突然被人拉住盔甲,正要破口大骂,定睛一看是张三恭,忙收敛神色道:“三爷,这些都是牵涉案子的流民,国公爷审完案子后,责令所有人返回原籍。这些刁民不肯走,小的也没办法,只能堵住城门,将他们拦在外面。”

张三恭不解,既然允许他们返回原籍,这不是好事吗,怎么还都不走呢。他退出人群,回到马旁,拉住一个带着小孩子的老头问道:“敢问老丈,既然官府已经还你们自由之身,允许你们返回原籍,为什么还要聚在这蜀州城不走呢”

陈老实带着小孙子陈平,在御史府外的军营帐篷里住了几天。听其他人说,那御史是高丞,高御史是好人啊。这几天,是自从背井离乡以后,吃的最好住的最好的几天了。虽然只有烂菜稀粥,只有十几人挤一个的大帐篷,也比所有人只能凑在一起露宿在空地上要好。小孙子陈平开心的很,一边嚼着发硬的饼子一边问自己是否下顿还吃这个。后来,说是什么节度使大人回来了,将那些犯了天大恶事的坏人都抓了起来,要送到京城去杀头,本来陈老实心内是高兴的,眼泪止不住的流,这群王八蛋要遭报应了。可是那节度使大人,随即下令,让所有人返回原籍。

张韬是个好将领,打仗勇敢,带头冲锋,用兵如神。但是论起政务来,张韬就要差得远了。许抚远不在,他拍拍脑门就下了这么个自以为不错的决策。几千流民知道消息后,顿时乱了套。陈老实告诉张三恭,流民之中,有巴蜀渝三州的剑南道原住民,也有几经周折从胶东、陇西等地被带到这里的流民,如今身上没有一点银钱,没有粮食,路上还要翻山越岭,有路霸土匪,怎么可能回得到原籍。再者说,他们原籍所在的房屋土地,都在当初被掳来时毁的差不多了,回去怎么生活还不如留在蜀州城中,就算是要饭为生,也比走上那九死一生的归途要好。

张三恭听后沉默不语,作为陪伴在张韬身边时间最长的儿子,他是最清楚张韬的治政水平的。平日里这些事都会交给许抚远去做,这回他自己做主,造成了这种局面。张不周手指蜀州,恐怕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小子,打的就是这些流民的主意。

张三恭回到府上的时候,张韬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紧皱的眉头足以说明他的烦躁。听到脚步声睁开眼,说道:“如果是好事可以说,坏事的话就让我先缓缓”。张三恭笑道:“我能有什么坏事,是好事,父亲听了就知道了。”

听完张三恭的描述,尤其是将善良聪慧等词送给张不周时,张韬忍不住冷哼一声:“确实是好事,但是这其中隐藏的祸患,你看不出来吗”

张韬长叹一声道:“不周这孩子,性子随了他娘,见不得不平事悲惨事。可是人活在世上,不是谁都能肆意而活的,想当国公府的公子,有些时候活得就注定要比别人累。人口案过后,老夫已经与蜀军中高层将领基本决裂,从此张韬这面大旗,在蜀军中是打不起来了。一个没有了兵权的节度使,镇国公,就是个摆设。这种时候,如果老夫的儿孙出面,收拢流民,兴修水利,囤积良田,意欲何为”

张三恭愣了一会儿道:“事情怎么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张韬无奈道:“高丞作为天子的狗,揣摩上意是他的拿手本领。给皇上的奏折中,他一口咬定是我传授密令给不周,彻查人口案。我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 我在明朝当皇帝 明末千帆争霸 三年徭役:开局造反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 修仙女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