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八章 调虎离山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军并没有立即调整。

其实,无论是孙可望,还是刘文秀,都完全没想到吴三桂居然会当晚就突围,对于城内的行动,更是毫无察觉。

他们现如今正在位于梁山关的中军大帐中筹备过两日围攻保宁,歼灭吴三桂主力的计划,每一个都信心满满。孙可望甚至已经开始憧憬破城之后,自己亲自审判吴三桂这个民族败类的情景了。

可戎马一生,能够从辽东打到云南,最终掀起三藩之乱,差点推翻清朝的吴三桂,哪里有那么简单啊?

不止是孙可望,刘文秀看不透他,便是自以为聪明过人,早就看穿吴三桂小心思的郝浴,也被骗了。

没错,真正的诱饵,是由城西突围的部队,反而是由城东突围的所谓两千老弱病残,早就被关宁军的老兵们替代了,加上吴国贵带走的一千决死队,这才是吴三桂控制军队所依仗的核心力量。

而所谓的开路部队,又是由吴三桂的亲兵和李国翰的汉八旗兵所组成的,到时只要趁乱汇合吴国贵所率的主力精锐,想要突围出去,并不是难事。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刚刚吴三桂和李国翰如此大张旗鼓的原因,为的就是稳住军心,而那两千老弱病残,此时都对救他们一命的吴三桂感恩戴德,听话的很,同时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想要让他们去送死的郝浴。

至于郝浴所谓的“丢失保宁,于朝廷法理所不能容。”那就真的是书生意气了。清廷要不是无人可用了,哪里会再次起用自己?

就凭这一点,吴三桂便可以笃定,只要自己能够突围出去,清廷非但不会怪罪,还会主动给自己加官进爵,扩充军队!

说到底,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这些大汉奸的价值,就是各地风起云涌,让清廷头疼不已的反清英雄们提高的。

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抵抗,这些清廷的走狗,也就一文不值了,更加不会有顺治停止跑马圈地,放宽逃人法的政策。

回到眼前,城东吴国贵已经领军驱逐百姓作为挡箭牌出城,三千多百姓居前,身后是三千精锐战兵。

除了十几个主要的将官之外,其他人都以为城西的才是真正的突围部队。但在场的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纪律和士气在这个时代,都属于一流,再加上十几个主要的将官竭力维持,这支军队依旧令行禁止!

而不出吴三桂所料,就在这支部队刚刚出城不过几百米,便被大西军的哨骑给发现了。不到两刻钟,距离他们不过三四里,已经借着黑夜提前潜出城,埋伏在城外羊角墙隐蔽处的吴三桂,也隐隐听到了城东大西军集结调度,从西面隘口行军的声音。

城东的大西军哨骑发现了大批百姓之后,很快就汇报了上去,然后驻守在城东的大西军总兵王继业则是立即做出了判断——城西才是清军突围的真正路线。

随后,除了马上派出哨骑前往汇报之外,一心立功的王继业当即率领全军往城西支援去了,不仅连那些奔涌出城的百姓也不管了,就是大军的营盘,都不要了。

不用说也知道,王继业以为吴三桂,李国翰,李国英,郝浴等人都将从城西突围而出,这时候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和机不可失。

话说,此时的吴三桂所率的开路军虽然全都隐蔽在了城外的羊角墙内侧,更是有壕沟和夜色掩护,但所有人都不免提心吊胆,屏声闭气,静静地缩在墙内,等待着大西军过去。

而这其中,其实最紧张,最不忿的,还是主将——平西王吴三桂。

一身盔甲,腰间挂着箭袋,背上背着一张硬弓的吴三桂此时正倚靠在羊角墙边上,眼睛直直盯着城北的黑暗处,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一想到自己一路走来,仕明,仕顺,仕清,起起落落,九死一生,如今才好不容易再次被重用了。可入川以来,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始更 老爹求我当太子我却帮老哥战天下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 光荣使命1937 烈焱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