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一道石门挡住去路,石门上仍有一个青色的手掌印等待严世蕃验证。
严世蕃伸出右手验正后,石门发出“扎扎扎”的声音向上升起。严世蕃穿过石门进入到一个地下大殿。
这个大殿规模不大,就十多米见方的样子,大殿内除了一座大坟头外什么也没有,严世蕃自己也感到奇怪。
山丘腹中建坟头,这不符合葬制。如果山丘就是坟头的封土,那封土下面就应该是墓室或是棺材。现在看到的却又是坟头。
在攻头的旁边,立着一个不太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的字把严世蕃吓了个半死。
建文帝朱允炆之墓。
正史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自焚于宫中,严世蕃却在这里见到了建文帝的坟墓,能不吓个半死么。
严世蕃知道正史记载的东西往往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需要,胡编乱造一些东西来愚弄天下人,与真实的历史往往是大相径庭的。
民间有许多关于建文帝生死的传说,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说建文帝在太监和忠于他的一些大臣逃出了皇宫,跑到南方的某地出家当和尚去了。
第二种说法是建文帝和一帮忠于他的人带着若干财宝在福建漳州乘船逃到化外之地去了。
而在永乐年间朝廷的两件重大举措又恰恰在印证民间的两种传闻。
第一件是迁都北京。
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南移,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尤以江浙最为富饶。而永乐帝此时迁都北京,却在南京还留下了一套朝廷班子,这不得不被人怀疑。
第二件是郑和下西洋。
当时中国的封建王朝实行的是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封锁海强是常事,而郑和下西洋后就再也没有那样的事了。其目的就是去寻访建文帝的踪迹。
如果按照正常人思维,建文帝的支持者遍布江南,就是建文帝逃难也是会有很多追随者,不一定就要走自焚那条路。
回过神来,严世蕃想到了湘西破庙中的那一笔财宝。那可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莫不是建文帝从皇宫中带出去的财富,藏匿于此现在却是严世蕃成了主人。
那个破庙的陵墓是唐朝的,手书本真迹是宋朝的,而装手抄本的盒子却是元朝的,谁有如此大的能力。除了皇室其他人也办不到。
这里除了坟头,什么也没有,连一点线索也没留下。
严世蕃镇静下来后就退出了这个坟头墓室,刚离开那个厚重的石门就落了下来,封住了墓室。
岔路口的另一条路却是斜着向下的,严世蕃判断了一下方向,肯定了这条路是通向湖底。
真是大手笔,能在湖底建筑,这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又有多少人能办到。
又是石门挡道,又是青色手掌印验证。所有这些都是为严世蕃准备的,天下之人也只有严世蕃的手掌印能与之相贴合。
开启石门后,一个较小的石室出现在严世蕃面前。
石室内有几个石台,放着一些古书藉与古资料,最显眼的是有两个石台上放着两个精美绝伦的木盒,一大一小。
这个小石室的密封与防潮做得很好,那些古藉古书都没有腐败。
在古藉古书中,严世蕃在明显位置看到明初刘伯温的一首烧饼歌:“皇朝国运历万载,满朝忠贤九千年。双号一现天下惊,长命百岁延延年。”
这是严世蕃第二次见到历万载,九千年的字眼。第一次是在仓山庄园的刘家祠堂,第二次就是这里。
烧饼歌的历万载、九千年出现在皇朝勘舆图中,现在又出现在这里,严世蕃感到困惑,难到是跟明朝国运有关。
严世蕃感觉自己没有那么伟大,这些有关国运之事都是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