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肃有一句话说出了官员们的真实尿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然,这只是文雅的说法,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我才懒得搭理。
这些灾民是北方来的,与他们无关,所以大多数地方官员都是和张肃一样的想法,根本就不会救济和安置灾民,大多只会不闻不问,将灾民驱赶出城了事。
可怜宋宁只是县中一小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多救下几个人。
正是感受到这种无力,宋宁心中才更加忧虑,更加愤怒!放眼帝国,对待越来越严重的形势,这些上位者们,这些所谓的帝国“精英”们竟都是这种态度,这天下如何能不乱?这帝国如何能不亡?
十一月,胶东之乱被朝廷平定。张岩松授首,胶东当地的官员,也被清洗了一遍。朝廷免除胶东三年赋税。胶东之乱遂平。
然而,从北方逃难来的灾民却并没有减少多少,每天,仍有许多人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
宋宁想救,然而,灾民实在太多了,他救得了一个,救不了成百上千。即使他将妻子的嫁妆全部献出去,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张肃等人对待灾民的态度让宋宁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大苏帝国的危机。胶东之乱虽然平定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后面更大的动乱正在如火山一般酝酿着,随时可能爆发。
他虽然倚靠上了张家,但张肃之流,固然精明能干、深通明哲保身之道,但囿于自身的眼光和历史局限,缺乏真正的智慧和远见。在即将到来的天下大乱之中,张家连一条破船都算不上,若仅依靠张家,他仍难逃随时覆灭的结局。
时间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张肃等大多数人却依然盲目乐观,只以为各地动荡与暴乱不过疥藓之疾,只要朝廷大军一到,随时可以扑灭。
所以,他们对于灾民依然蔑视,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灾民看似可欺,但当他们越来越多,一起站起来时,整个大苏王朝,都将在他们愤怒的咆哮中颤抖,然后不可避免地滑落进深渊。
届时,再没有人能够控制局面,大苏帝国将成为历史,而各路野心家也将纷纷而起,整个天下就此拉开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的序幕。
宋宁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他必须在天下大乱来临之前,积蓄出足够自保的力量。
宋宁是个极为果决的人,当即将家中的钱财全部拿了出来,于城外农庄大肆招揽流民。
当然,有限于自身的地位和财力,所谓的“大肆招揽”名不副实。实际上宋宁只是招揽了250人而已。
250人中,除150名青壮之外,剩下100人均为十岁上下的稚女儿童。之所以还招小孩,宋宁是打算亲自授业,作为弟子培养的。他将教他们习文断字、经济算数等实用之学。这100人因为年龄尚幼,三观性格等尚未定型,正好方便宋宁加以灌输和引导。
而150名青壮,宋宁则打算将之打造成为自己现在急需的私人武装及有力臂助。
乱世之中,唯有武力才是保障。
正所谓“枪杆子中出政权”,乱世之中,宋宁想要在短时间内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目前来说,没有比招揽流民更好的方式了。
自古草莽出英雄。乱世之中,之所以能够涌现出许多豪杰,不是乱世中的人特别聪明,而是时势造英雄。太平年代的人们没有乱世的舞台,所以有志难舒,声名不显而已。
若非秦末乱世,刘邦不过泗水一亭长、萧何不过沛县一小吏、樊哙不过当地一屠夫而已。
若非三国乱世,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关羽不过一逃犯、诸葛亮也不过一书生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