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1章 幺妹就是好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李玉兰又安排了罗婶子和罗子月烧火,配料。

刘家三婶和大妮筛选饱满的花生和葵瓜子,并负责晒干煮好的花生和葵瓜子。

炒制就交给了罗子峰和被她鼓动的辞了木工活的李玉山。

说到刘家,因为这次没有叫那个大力气的二妮儿,她在家哭哭啼啼的发了好大的脾气。

嘴里嘟囔着,“难道是她嫌俺干的不好,只叫大妮儿去不叫俺去。”

大妮儿笑话她,“谁叫你整天咋咋呼呼的,一点稳当劲也没有。”

二妮儿撅着嘴,一脸的沮丧。

刘三婶子劝道,“你俩别吵了,家里面有我和大妮儿上工,以后不会吃不饱了。”

二妮只好无奈的点点头。

李玉兰又找到老村长合计盖作坊的事,她给老村长建议,把作坊的墙头盖高一点,四周全盖成一间一间的大屋子,地面铺上光滑一点的砖石。

老村长觉得小闺女有用到他的地方,十分高兴。

打着包票道,“这事就交给我了,你只要告诉我每间屋子盖多大就行。”

李玉兰指着灶房道,“盖上两大间灶房,灶房至少要比咱家的灶房大上一倍,其余的盖成库房,自然是越大越好。”

老村长了然的点了点头。

安排好了炒制花生和瓜子的事,李玉兰又和文氏研制蛋黄酥。

蛋黄酥的馅和蛋黄月饼一样,都是豆沙包裹着咸蛋黄。

就是外面的酥皮比较难做,李玉兰反复实验,配比,摔打面团,才做出来一层层的酥皮,包裹着咸蛋黄。

蛋黄酥上抹了鸡蛋液,还点了几粒黑芝麻,既好看,又好吃。

李玉兰带着精致的蛋黄酥,又来到庆丰斋。

庆丰斋掌柜先是看到了蛋黄酥精致的外表,赞不绝口。

又尝了一口,连连称赞,“没想到这咸蛋黄还能做成糕点,别有一番滋味,又好吃又好看。”

掌柜问到了价钱。

李玉兰先卖了个关子。

她问掌柜,“你们这里最贵的糕点多少钱一斤呢?”

掌柜的道,“最贵的一两多银子一斤呢。”

李玉兰笑道,“咱这蛋黄酥比起你那最贵的糕点怎么样?”

掌柜道,“自然是各有各的滋味。”

掌柜被问的不耐烦了,就说道,“你到底说说卖多少银子呀?”

李玉兰琢磨来琢磨去,先不说这脆皮难做,光是咸鸡蛋就比较难收,这蛋黄酥一天也做不了多少,就定价一百八十文一斤。

掌柜的也没还价,想着自己包装包装,卖个三,四百文还是不成问题的。

蛋黄酥谈好了价钱,李玉兰就开始准备工作。

先是定了几十个坛子,专门腌咸鸡蛋。

又赶去文家,让文氏娘到处收鸡蛋。

回家后又问老村长,谁家的家境差一些,并且家里有细心的小姑娘。

老村长想了一会儿,就让她去找老村长家的旁支,李大顺家的大英和二英。

李大顺家五个孩子,大英二英和三个弟弟。

大顺媳妇前年因病过世,李大顺常年在外上工,大英和二英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李玉兰又问道,“大英,二英多大了?家里的弟弟不用照顾吗?”

老村长提到大英的岁数叹了口气道,“这大英也是命苦,十六岁那年,说了个婆家,谁知道刚定下,那小伙子就淹死了,从此大英就落个克夫的名声,今年十八了,还没有婆家。

连累着二英都十六了,也没人上门说媒。

她三个弟弟最小的都八岁了,家里除了穷点,别的倒是不用担心。”

李玉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