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2节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死,就别为他吃斋了。

马皇后说道:“宋先生在洪武十年就告老还乡了,在浙江金华老家颐养天年,每年只在皇上过生日,万寿节的时候,拖着老迈的身体,进京为皇上贺寿。故,长孙宋慎和次子宋璲和胡惟庸勾结一事,一介乡老而已,如何得知后辈人在京城的作为呢?”

还是马皇后的面子大。洪武帝叹道:“谋反是要株连九族的,这是国家律法,朕岂能徇私。”

马皇后劝谏洪武帝,从不一味用仁慈或者恩情等等来跪求洪武帝妥协,她是慢慢的摆出事实,讲道理,她用手指沾了沾白水,在饭桌上写下“温树”二字。

“这是宋濂书房的名字,宋先生向来以西汉贤德丞相孔光为典范。孔光为宰相,有人问他,长乐宫温室里种着什么花木?孔光不答。故,温树之名,就是为帝王保守秘密的意思。宋先生和孔光一样,出入宫廷,效命御前,为皇上写下无数诏书,所有手稿,全部焚毁,片纸不出书房。”

“皇上,宋先生的确有管教子女不当的过错,但是他本人对皇上一片赤胆忠心啊。”

宋濂作为文坛领袖,文笔出众,洪武帝许多挂名的祭文,讨伐檄文其实都是宋濂代笔,最为出名是的洪武一年,徐达挂帅北伐时发布的《天讨元北伐檄文》,理直事明,气势磅礴,简直是檄文的模范。北伐之功,文臣们也不少出力。

往日种种,皆浮现在眼前,曾经几何时,洪武帝把宋濂视为国之重器,故,将太子的教育托付于他。

马皇后见洪武帝的脸色,便知差不多了,来个临门一脚,“平民百姓为子女聘请老师,都竭力保全礼数。民间尚且如此,天家就要尊重老师了,倘若连宋先生这样的老师都难逃一死,将来有谁敢来天家当老师,教育皇子皇孙呢?”

吃了一顿素菜,洪武帝下旨,赦免了宋濂之罪,流放到夔州。

且说洪武帝走后,胡善围将图轴重新挂在书房,马皇后问她,“听说太子说你是佞臣,你生气了?”

胡善围说道:“微臣不敢。”好吧,还是有点生气,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后面对东宫,绝不多行一步,多说一句话。

马皇后说道:“你们这些女官,是为本宫和皇上分忧的人。太子他现在不能理解,是他看问题有局限,不是你的错。当太子他日登上宝座,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马皇后表明了支持胡善围,这句话让她觉得有些温暖。身为女官,只是帝后用来治理宫廷的工具,主人不需要在乎一个工具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相比储君太子,胡善围简直无关紧要。

但是马皇后小小的安慰了她一下,这让胡善围觉得受宠若惊。马皇后早早歇下,胡善围回到居所,沐春来看她,“听说太子骂你是佞臣?这是真的吗?”

胡善围蹙眉,“怎么前朝御书房发生的事情,不到一天,就在后宫传得人尽皆知?”

沐春一针见血:“很多人看不惯你,也有很多人看不惯太子,这事对你和太子都不利,当然传的飞快了。”

沐春还安慰她,“太子还背地里说我是跳梁小丑呢,一个佞臣当道,一个跳梁小丑,简直天生一对。”

作者有话要说:宋濂被发配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

第82章 如沐春风

太子背地里说沐春是跳梁小丑。因为沐春总是有法子逗洪武帝、马皇后开心。面对太子,洪武帝总是板着脸,恨不得用棍棒和刻刀把朱标雕琢成他想要的那个完美太子。

马皇后是一副标准的嫡母脸,亲切,但不亲近。

但是帝后只要见到沐春,那就真真的“如沐春风”,立刻换了一副笑颜。无论沐春做出什么出格荒唐的事情,都淘气得上房揭瓦了,帝后也只是无奈的付之一笑,从来不骂他,也不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