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对方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对方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计划筹备之消极力量好打,就是因为对方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这两件事——造成对方的错觉和出以不意的攻击,即是以冲突的不确实性给予敌人,而给自己以尽可能大的确实性,用以争取我之优势和主动,争取我之胜利。要做到这些,先决条件是优越的民众组织。因此,发动所有一切反对消极力量的人,提高自身思想层次,对消极力量进行广泛的防御,同时即用以封锁消息,支持积极力量,使消极力量无从知道我们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攻击他,造成他的错觉和不意的客观基础,是非常之重要的。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不需要虚假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消极力量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破坏行动策划者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近乎于疯子的行为,使其早日觉醒用以争取积极力量的胜利。所有这些,也都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相互关系。战胜消极力量是少不了这种主观指导的。
现在来说灵活性。灵活性是什么呢?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冲突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采取行动。灵活地采取行动这件事,是冲突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在冲突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冲突的胜利。组织防御力量等等固然困难,但制定行动则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消极力量已经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的情况之中。做这件事需要极大的主观能力,需要克服冲突特性中的纷乱、黑暗和不确实性,而从其中找出条理、光明和确实性来,方能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
抵抗消极力量的基本方针,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执行这个方针,有力量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种种的战术或方法。懂得这些策略是容易的,灵活地使用和变换就不容易了。这里有时机、地点、行动人员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人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例如进行某一次行动,打早了,暴露了自己,给了对手以预防条件;打迟了,对方已发动破坏,对文明形成了伤害。这就是时机问题。地点的选择要增加行动的成功性。这就是地点问题。以某人的思想体系可以很好的摧毁消极力量的意志,让其惊醒。这就是人员情况问题。
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思想者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思想者,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双方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的主动权,就能压倒对手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现在来说计划性。由于冲突所特有的不确实性,实现计划性于冲突,较之实现计划性于别的事业,是要困难得多的。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胜利。冲突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消极力量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使冲突的计划性增大了可能。但由于冲突只有程度颇低和时间颇暂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很难完全和固定,它随冲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