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的一面,占了优势,因而造成了它的主动权的基础。但是因为它的能量资源等等数量不多,又有其他许多不利因素,它的优势便为它自己的矛盾所减杀。及到积极力量,又碰到了积极力量的地域广大、人数众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坚强的抗争,它的优势再为之减杀。于是在总的方面,它的主动进攻地位就变成一种相对的优势,因而其主动权的发挥和维持就受了限制,也成了相对的东西。
积极力量方面,虽然在破坏力的强度上是劣势,因此造成了政策上的某种被动姿态,但是在地域、人数和各种资源的数量上,并且又在内部的团结一致,却处于优势,这种优势再加上其他的有利因素,便减杀了自己破坏力等的劣势的程度,使之变为政策上的相对的劣势。因而也减少了被动的程度,仅处于政策上的相对的被动地位。然而被动总是不利的,必须力求脱离它。行动上的办法,就是坚决地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和发动对消极力量的藏密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在速决的打击行动和突击检查中取得许多局部的压制消极力量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通过这样许多行动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政策面上的优势和政策面上的主动地位,政策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就能脱出了。这就是主动和被动之间、优势和劣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也就可以明白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我之相对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对方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把这些局部的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政策优势和政策主动,敌人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这样的转变,依靠主观上的正确指导。为什么呢?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冲突就是双方以人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筹码,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
我们承认冲突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概率性”。但人类冲突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行为,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先哲的话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冲突中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冲突情况和冲突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先之以各种情报的获取,继之以思想者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我们有了这个“一般地正确的指导”做武器,就能多打胜仗,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之间的关系。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由此可知,双方攻击力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之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双方争夺,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争夺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一切看似强大的消极力量打不赢先进弱小的积极力量,可见单是某种优势还没有确定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胜利。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
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对方错觉之一法。在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