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十八章 风雨雷动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5月15日,中日双方在沪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上海及苏州、昆山地区中国无驻兵权;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而日军可在在上海地区驻兵。当中**根据协定撤出上海后,上海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几千人。而日本海军陆战队却堂而皇之地在上海长驻下来。又一个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屈辱条约降临在中国。从这一天起,上海就处在了对日军极其有利,而对中**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上海,从此成了一座东方不设防的大都市。

但日本海军并不满足于仅仅驻军,当眼见陆军在东北、华北大肆扩张时,海军手便痒得难受。

1937年7月,日本在上海虹口、杨树浦驻扎海军陆战队约3000人,控制着进出上海的港口、要道。有这些日军策应,日本陆、海军大部队可随时在黄埔江岸及长江沿岸登陆。这3000名陆战队队员人数虽少,但却承担着日本攻略中国的又一个作战方向,因而备战急急。他们利用在上海驻兵的特权,大力加强驻沪军事设施,以虹口靶场、海军陆战队本部为核心,以杨树浦公大纱厂和沪西丰田纱厂为两翼,大量构筑了坚固据点,并在日租界日侨各大建筑物内设置了众多的掩体工事,对日侨也加强了组织与训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在中国最大的都市里,在中国的土地上,日本军人大事战备、到处炫耀武力。有军人撑腰,上海的日本侨民和日本浪人更加有恃无恐,四处寻衅。中国人不乏血性,岂肯眼看倭寇在中国为所欲为。双方的对峙,更加剧了上海形势的紧张。事实上,中日关系早在1年前便紧张起来。1936年9月23日夜,日本海军借‘出云’舰水兵3人,在上海北站附近租界内被人狙击而一死两伤的事件,下令海军陆战队全部出动,在青云路、八字桥、粤东中学、天通庵、五洲公墓一带,密布岗哨,派队巡逻,大有挑起事端进行报复的迹象。

蒋介石此刻虽已萌生抗击日军的想法,但抗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他正反复督促、并多次亲赴西安部署对陕北的第六次‘围剿’。

在他的授意下,南京外交部多次出面谈判,并请一些外国驻中国外交官从中缓解,希望事态得以控制。日本由于‘二二六’事件余波未平,东京也不愿事态扩大,遂接受了调停。上海事态总算被控制住了。但日本海军似乎也从这种紧张中看出了苗头,增加了海军陆战队驻沪人数,并广泛收集情报,各种演习也越来越频繁。黄浦江上,日本海军舰队奉命开往宝山、福山镇、段山港、浒涌各港口,测量水位,标定舰位,俨然一副站前准备的样子。

中国国民政府眼见上海无驻兵权,而日军却蠢蠢欲动,又不甘心把中国最大的城市和财富的集中地让给日本人,更不愿看到上海的危机将来威胁到南京。

为阻止日军未来可能的进攻,参谋本部拟制了一份计划,由军事委员会拨款100多万充材料费,由驻军第87、88、36师在上海侧后修筑工事。这是一条耗资巨大、费时较多的工程。从无锡到江阴、苏州到常熟、福山多道坚固防御阵地与沪杭分区乍浦、嘉光先相衔接。其中,以预先构筑于阵地上钢筋水泥、重机枪掩体作为阵地骨干,战时再辅以战壕配备,因而成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本进攻的最坚固、庞大的阵地配系。

国民政府不能在上海大动手脚,便只能在紧挨上海的后方大做文章。这几道防线的修筑,集中了蒋介石屏护南京、长久抗日的战略构想。其工程直达、耗资之巨,均属中国第一,堪称中国的‘马其诺防线’。

8月11日,日本本土驰出的一批战舰和数千海军陆战队队员到达上海,巨大的舰炮指向上海市区,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登陆上岸,上海形势进一步严峻起来。同一刻,中国国民政府封闭了汉口日租界,并计划封住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庶子之征 权驭大明 寒门风骨 首辅家的小农妻 重生为杨广:我在隋朝耍流氓 杨广重生记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