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十五章 离别之夜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黄昏时,朝臣们又排队下值,乘马车离开北宫。

太傅陈蕃和太尉李膺同乘一辆马车,他们俩是豫州同乡、彼此相好不是秘密。

“元让,汝看窦太后今日此举有何涵义?实乃归政与陛下乎?”

李膺沉吟片刻,捋须言道:“自陛下登基以来,窦太后除了陛下守热孝前三月强势把控朝政外,后面对于政务上的事情多数还是交给了天子和朝臣。

以此见得,太后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吾直觉她今日提早为陛下加元服,应是为了归政于陛下矣!”

陈蕃亦不免回思陛下登基后的朝政情况,窦太后前后的变化。

“女人啊,还是要有个孩子。在孝顺的孩子面前,她们是如何也狠不了心的!”陈蕃不免由窦太后想到了自己的老伴身上。

“太傅言之有理。”李膺也以为是少年天子几个月如一日的孝顺行为软化了太后的心。

陈蕃:“陛下登基后提拔了元礼、方正、荀爽、刘鯈、刘逸等,拉拢了世家、党人。

但是,想想窦武…外戚,他似乎也不讨厌!且吾观陛下与窦武之间似乎有了默契。”

陈蕃顿了顿,拱手请教:“元礼,吾心里多有疑惑?他们之间有甚交易乎?”

李膺抬眼看向陈蕃,示意他继续讲来听听。

“汝再看陛下今日的一连串举止是为何意?吾有些不明白。

天子在军武之事上征辟提拔的寒门是否过于多了?”

“另,金城郡太守之位何以交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凉小子?”

李膺正正神色,有些意味深长地劝解道:“仲举!陛下登基以来下的各项诏命,吾思来,陛下求的不过是二个词,平衡、稳定。”

“朝堂内外,不能是士族党人独大,也不能外戚、宦官独大。独大,等于灭亡。而边地不稳,也是为灾殃。”

“陛下提拔寒门,军武人才是多了一些,也是因大汉西边、北边的胡人过于猖獗。”

“况且,吾认为,只要陛下不是亲小人远贤臣的君主,吾等也不必于多过管束。”

陈蕃思量着点头,“也对!陛下听得进吾等的劝诫之言,生活节省,已经是难得的明君矣!”

提拔寒门便提拔寒门吧,寒门也是士族。世家党人吃肉,也得让他人喝汤。

窦武骑马回府,关在书房里也在仔细思量女儿为何会有今日的行为,以及陛下的表现。

女儿看起来是心甘情愿为少年天子提早加元服,那她真的要提早完全归政乎?

这对自己的势力是否有削弱?

窦武结合皇帝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认真思考。

提拔世家党人,又拉拢酷吏阳球作为手中的刀。

对太后和自己这门外戚也是打一棒又给二颗甜枣,并不排斥。

在阳球几次谏言下,依旧没有对宦官赶尽杀绝。

最近,又是提拔寒门,又是打击豪强,可打击的同时又给予了豪强们入仕机会,而且还拉拢了三大商贾世家。

这些举措,无不说明陛下真正的年少多智,他在努力维持朝堂内外的平衡。

这一点还可以从他寻找的十位伴读身上证明。

十位伴读,真是各方势力的人才都有。他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窦武也知道,皇帝眼下虽然年幼,但他终究会长大。女儿早晚都是要还政于他。

无论是为她自己,还是为窦氏考虑,女儿这么做都有理、有利。

既向陛下和朝臣表示了她不热衷于权力,又降低几方势力对窦氏外戚的戒备、防范。

既然陛下承诺了以后娶清儿为后,妙儿早日归政便早日归政吧!

纵观前几朝外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