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六十九,移民到了野驼山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六十九,移民到了野驼山

二月十八这天下午,老家的移民,扶老携幼,就像一帮逃难的难民似的,来到了野驼山。引路的,是正月骑毛驴回去,报信的其中一个亲戚。他的那头毛驴还骑着,但是现在那头毛驴的膘情,和一个多月之前从野驼山走的时候已经天地之差了。其他这些老家人们,牵着的毛驴有20多头,又老,膘情又差的马匹,也有30多匹。

除了极个别的毛驴或者马匹骑着几个老人或者孩子,绝大多数毛驴和马匹上,只是驮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破烂东西,并没有骑人。骑人的驴背和马背上,也没有鞍子,只是随便搭了一条又脏又破的毛毡或者棉絮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就这些牲畜的膘情,看样子根本就不允许一个大人长期骑行,不然肯定会把这些牲畜压趴下。当然大家谁也能够看出来,这些老人孩子们之所以骑在这些马背或者驴背上,也正因为他们都是一些身体残弱不方便行走的人,没办法才只好骑在这些牲畜背上。

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东倒西歪的模样。他们穿的戴的都是那种陈旧的.甚至破烂不堪的单衣烂衫。总的来说他们这些行头穿戴,比几年前李昆玉他们来到这里落脚的时候并没有强到哪里去,这个情况让野驼山这些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的人们大吃一惊。

老家这些亲戚们来到饲养院的这一刻,一时间,忽然之间喊声哭声响成一片。这些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的亲人们,和野驼山这些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人们,彼此抓着手,抓着臂膀扑在对方的身上……甚至个别人呼天抢地,动足捶胸的动作乱成一片,整个给人一种乱糟糟一片的模样。

高兴的泪水,伤心的泪水,骨肉亲人久别重逢的泪水,这会儿互相交织在一起,彼此流淌个不停。

在最初的这一番激动不已的问候和泪水流过之后,就是说一些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了。

这时,十几个上了年岁,已经被这段时间的赶路折腾得有些受不了的老人们,被分别搀扶在了大食堂周围的好几个小屋子里,躺下歇脚,缓气。早有人给这些屋子里的那些铁炉子里生了木材火,几个屋子很快就被烧得热热乎乎。茶水啊,牛奶啊,随即就给这些老人们端到了手边。

新来的这些人和之前打前站来到野驼山的几个人,总数加起来不是600人以内,而是602个人。

以前李昆玉给回去通风报信的那两个亲戚嘱咐,移民人数不能超过600人,可是现在却多出两个人来。这是怎么回事儿?李昆玉立刻询问开了俩个老家来的移民负责人樊银锁和鄂三。

李家渠的樊银锁,和邻村的鄂三,只好把李昆玉拽到一边给他汇报说,本来老家的人们都是按照这边的要求,做了精细化的安排,把绝大多数想移民的人都阻止了。他们精挑细选,最终选了600人,成为了第1批的移民。不管其他人哭爹喊娘多么想成为第1批的移民来到这里,可是他们坚决不答应这件事情。但是当他们走出几十里的时候,后面却跟来了这么两个人。

樊银锁是老家李家渠的副队长,三十五六岁,中等身材,人很精瘦,但是看上去是一个精明强干,精力还算旺盛的人。他是老家李家渠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鄂三是邻村类似樊银锁的这么一个角色,三十七八岁,比樊银锁的个头要高不少,但是瘦得像个麻杆似的,有一种随时能被风吹倒的感觉。不过他深陷的眼窝里显露出的那种亮晶晶的光泽,说明他也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他们两个人是这次600人的俩个移民代表。这个情况是前几天来的几个打前站的人,给李昆玉他们说的情况。

李昆玉说:“这是怎么回事儿?这边现在连600人也安顿不下,多一个也不行,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樊银锁和鄂三只好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执剑长安 忠虎传:凡人不修仙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三国:社恐型谋主,曹操人麻了! 生在乱世,活在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