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3章 金陵适时来客 (第3/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用。贾璘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的建议。

凭借着头脑中的印象,他对林宗坤以及这些技术士兵,提供了鸟铳、虎蹲炮的改进意见和基础图纸。

以当下的机械技术而言,噜密铳算是最为精良的。再以此为基础,贾璘提出了两眼、三眼、五眼等形制的火枪。

虎蹲炮不必多说,就是便于携带,可以在当地防御倭寇、佛朗基人来袭,更可以为将来去逐鹿中原打下实用的基础。

确定明白之后,林宗坤等人就加紧仿制工作。

火器营属于高度机密的所在,就处于独山一带的山岭中。与之相隔不远,还有一座兵工厂,就是按照贾璘之前所说,研制各种多功用长枪。

有了这两座兵工厂,相近州府的铁匠们,一时间薪酬暴涨。

贾璘再对士兵的薪酬提出建议,林如海作为文官,对此捋须笑道:“工匠们付出辛苦,作用又是极大,理应得到优厚待遇。不仅如此,对于士兵们,也要分出层级出来。”

这就是从士兵当中,选出技术兵种,并加以单独优待。

斩首或俘虏一名敌人,士兵可获得十两银子的奖励;日常待遇,每人月俸一两银子,或者对应的粮米、绢布。

而技术士兵,每月可得四两银子!

或者别的士兵不服,但也促进了士兵之间比拼学习的风气。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人才决定一切。

至于军费的来源,除了朝廷给一部分之外,另外就是当地乡绅的大量捐助,再就是与海外的贸易——这都是不得不做的事。

林家军虽然是林如海率领,但毫无疑问是贾璘打造出来的。

从军规军纪到针对不同敌人的战法,从日常训练到武器改良,从陆战到海战,他的建议被采纳并得到极佳效果。

从林如海以下,所有的兵将都对这位身材高大、长得俊朗、气度英武的少年,既是喜爱又有崇敬,纷纷称赞他是当世奇才。

贾璘对此更保持着难得的谦逊,更加使得林家军上下人等,对他礼赞有加。

天气逐渐转凉,又因为贾璘的提前安排,军需官把附近州县提供的夹衣,及时地发到了兵将们的手里,穿在了他们的身上。

清风徐来,林家军的大旗,在安宁的土地上空飘舞。

左近的乱民逐渐减少,盐政的秩序得到整顿和恢复。倭寇也不敢于近处登岸——登岸后发觉有“林”字大旗,倭寇们立即起帆、划桨,仓皇地逃走。

应天府知府贾雨村、两广节度使姜瑜德,纷纷对林如海表达祝贺和敬意。尤其是姜瑜德,甚至邀请林如海分出一支部伍,去协助剿灭闽粤等地的倭寇,以及时常冒犯的佛朗基人。

林如海此时早已摆脱了战战兢兢的小官员形象,以手握四千军纪严明、武器精良的林家军而气度非凡。

当然,为了避免使得朝廷额外关注,并被削减力量,林家军还是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低调,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林如海和,自然是可以轻松应对。

这天清晨,贾璘陪同林如海检阅士兵完毕,回到了大帐中。

林如海低头处理公务,许久才抬起头来说道:“解元公自去喝茶。”

拱拱手,贾璘淡然地说道:“请报老爷得知,晚辈准备返回长安去了。”

“这,”林如海听了一惊,手中的毛笔不禁掉落在文案上。

相处得时间很长,贾璘又确定地是他的左膀右臂,简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人物。此时乍听之下,难怪林如海的心情复杂。

肯定想要留住这个奇才少年,可林如海知道他另有雄心壮志。而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贾璘实现抱负,就必要朝廷重视,因此就要获得充满荣誉的出身。

林如海如果强行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