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54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事後,李安對周圍侍從說:「女子,若不精算盤,不精算法,如何掌家。」

此話一出,各大世家,紛紛為自家姑娘找教精於算法的夫子。

可這哪容易找,又不是舞文弄墨,讀書人也未必會。

不過也有一類人會,就是各府的帳房,和國子監明算班的學子。

唐朝科舉考試有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林從建了新朝後,也沒改,覺得這種專業人才對應專門考試挺好。

不過林從把它規範了,規定朝廷科舉為九科,每年一次,並且確定規定了每科考試到底是幾月幾日,方便學子想考什麼,照著時間來考就行。

林從還借著一次科考舞弊,推行了糊名和謄抄。

其中的明算,主要就是數學、算帳,這個雖然比主流明經、進士有所不如,但是一直也有不少人學。

畢竟戶部和許多節度使身邊管錢糧的支使,都是這個出身。

而如今,這些學生受到了各大世家的搶奪。

不過很快李安發聲了,表示國子監的學子,是為了給朝廷輸送人才的,世家不可和朝廷爭人,不過家裡讓女兒學這個想法是好的,她身為皇后也覺得十分有必要,於是李安親自召見國子監祭酒,讓國子監祭酒擴充明算班,准女子也可入學。

本來還有人反對,可李安一句話就懟回去,「難道你以後願意娶一位連家中錢財都無法打理清楚的貴女回家嗎?」

朝中反對的人頓時偃旗息鼓。

而入明算班的學子,按照科舉規定,要學習《九章算術》、《孫子兵法》、《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還要學習和其他科舉一樣的《五經》。

這要學出來,真不比那些明經進士差,而且還偏理科。

林從看了對李安的操作佩服不已。

而至於那麼上學的女孩子能不能悟得他和皇后的深意,林從嘆了一口氣,那就看她們造化了,他和皇后已經給她們打開了一個口子,最後能不能開花結果,那就要靠她們自己了。

不過好在唐朝風氣比較開放,這時男女也沒啥大防,其實不少家境殷實的人家私塾也是兒子女兒一起讀的,畢竟現在還是私塾,請個夫子,父母肯定覺得教一個是教,教兩個也是教。

所以林從對這事以後的發現還挺樂觀。

而這幾年,也如林從所料,越來越多的姑娘開始從小上明算班,現在不僅國子監擴招,各地的府學明經班也都擴招。

甚至因為需求量巨大,各地還和私塾一樣,開始辦明算私塾。

李安也捐錢辦了幾所義學。

所以他的皇后李安也經常挺忙。

至於太子李重信,因為之前契丹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一開始就理不清的繼承權,這三支後代誰都覺得自己有繼承權,所以隔三差五還造個反,這皇位之爭激烈程度,林從在中原聽著都心驚地程度。

隔壁契丹還沒反思,林從倒是好好反思了一場,痛定思痛,林從在天選十二年,長子李重信十歲生辰時,立了李重信為太子。

對此朝中馮道等重臣也都很支持,李重信雖然年幼,但小小年紀已聰慧好學,再加上當時林從就三個孩子,兩子一女,長子李重信最長,後面是公主,再後面才是幼子,當時公主和幼子都還小,還未斷奶,確實立李重信最合適。

這也是當初林從特意為之,有意把老大和後面的孩子拉來年齡。

老大若行,後面的孩子一出生,就看著自己的大哥哥已經很大了,下意識有個差距。

老大若不行,十歲也能看出好歹,就可以再練小號。

林從親自為兒子李重信請了馮道做太傅,和凝做講師,並且平日自己和王氏還有皇后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真千金她被攻略系统绑定了 带个养猪场穿七零 時光里的星星 家有悍妻怎麼破(下) 九王妃她又颯又狂 年代文俏媳婦躺贏了 穿进年代文